【摘 要】
:
搅拌摩擦焊接(FSW)作为一种新型固相焊接技术,在关键复杂高性能高强铝合金构件制造中具有显著优势。然而,目前研究对接头梯度组织诱导的非均匀变形特征及其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缺乏深入认识,同时很少关注接头多因素复杂载荷下的力学响应行为。这些将极大地限制FSW在国内航空航天、高速列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也将严重制约FSW接头设计标准与性能评定标准的建立和完善。因此,本研究以3.175mm厚AA2024-T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搅拌摩擦焊接(FSW)作为一种新型固相焊接技术,在关键复杂高性能高强铝合金构件制造中具有显著优势。然而,目前研究对接头梯度组织诱导的非均匀变形特征及其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缺乏深入认识,同时很少关注接头多因素复杂载荷下的力学响应行为。这些将极大地限制FSW在国内航空航天、高速列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也将严重制约FSW接头设计标准与性能评定标准的建立和完善。因此,本研究以3.175mm厚AA2024-T3铝合金的FSW接头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计算与试验方法系统研究了垫板热耗散对接头温度、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接头梯度组织诱导的非均匀变形特征与接头力学性能的尺寸效应,研究了接头拉伸性能的各向异性行为。研究成果为接头质量控制、接头性能评价方法完善、FSW结构设计优化提供理论指导与数据支撑。本文主要结论如下:计算结果表明,垫板热耗散对接头温度场分布具有显著影响,随着垫板导热能力的增加,接头高温区在195oC以上的停留时间呈现出线性下降趋势,冷却速率显著增加,但到达峰值温度的时间几乎不变。试验结果证实导热性能极差或优异的材料不宜作为FSW的垫板,由于其不合适的温度分布,使得接头出现缺陷,显著降低了接头力学性能。本研究设计的复合垫板不仅有效地避免了接头热影响区内GPB区的溶解和Al2CuMg相的粗化,促进了焊核区的GPB区的再析出,同时也减小了接头软化区宽度。采用复合垫板时接头焊核区的平均晶粒尺寸小于1.27μm,抗拉强度可达442MPa(为母材的93.5%),延伸率也高达16%(为母材的72.7%),高于传统钢垫板下的423MPa与10.6%。通过单轴拉伸与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阐明了接头不均匀塑性变形行为,建立了接头局部-全局应力应变响应的相关性模型。DIC数据表明,拉伸过程中接头的塑性变形主要集中在焊缝中心约10mm宽的低硬度区,该区的平均断裂应变可达13%,明显高于接头的全局断裂应变(8.2%),但其屈服应力仅为291MPa,低于全局屈服应力305MPa。此外,接头局部的屈服应力存在明显差异,其分布为双W形,最大值为325MPa,最低值仅为270MPa。基于理论与试验研究发现并揭示了接头拉伸力学性能的尺寸效应及其诱因。拉伸试样尺寸对接头的抗拉强度影响甚微,但对接头的屈服应力与延伸率影响较大。随着拉伸试样标距长度从12.5mm增加到25mm,接头的屈服应力逐渐增加,延伸率逐渐降低,但进一步增加标距长度,屈服应力与延伸率几乎保持不变。拉伸试样标距长度上焊缝区所占比例的变化是导致接头尺寸效应的主要因素。为了消除接头力学性能的尺寸效应,准确反应接头的全局力学性能,拉伸试样的标距长度应不小于轴肩直径的2.5倍(本研究为25mm)。通过不同角度下的拉伸试验,揭示了接头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屈服和断裂行为。随着加载角度的增加,接头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均均先降低后增加。接头的抗拉强度与延伸率总是在60?或75?加载角度下最低,而非传统的90?加载下。屈服应力也总是在45?加载角度下最低。此外,分析得出Yld2000-2d屈服准则较Hill48与Yld89准则具有更好的精度,能更好的描述FSW接头的各向异性行为,从而获得了表征接头各向异性的屈服准则。旋转速度显著影响了接头的力学性能,使得接头的初始屈服面形状存在明显差异。屈服面的y截距值随着转速的增加呈现出了单调递减的变化趋势。
其他文献
非定常流动问题大量存在于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发展非定常流动的高效计算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泛的需求。受限于时间离散精度较低的二阶向后差分法和伪时间步长较小的显式伪时间推进格式,传统的双时间推进格式的计算效率较低。论文采用时间谱方法进行时间离散,同时使用隐式伪时间推进格式求解经过离散的时空耦合方程组。在此基础上,论文发展了一套能够模拟周期性和一般非周期性流动问题的高效非定常计算方法,主要工作和创新
非线性随机动力系统的复杂动力学行为一直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广义胞映射方法是其中一种有效的数值方法,它不仅被广泛应用到非线性系统的全局分析,而且在随机动力系统的研究中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运用广义胞映射方法,重点研究了非线性随机动力系统的响应概率密度函数,以及系统在离出问题中的首次穿越时间统计和离出位置分布。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运用广义胞映射方法研究了非线性随机动力系统的响应概率密度函
AdS5(?)S5时空是十维的IIB超引力理论中具有最大对称性的真空解之一。根据Maldacena的AdS/CFT对应的猜测,在AdS5(?)S5背景中的IIB超弦理论等价于D=4,N=4具有超共形对称性SU(2,2|4)的超对称规范理论。AdS/CFT对应将描述含有引力的超弦理论与AdS边上不含引力的超对称规范理论联系起来。 对于十维的超弦理论有两种不同的描述方法:Green-Schwar
本文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的工作:激发态H3O+ (T) 全域势能面的构建和空穴-粒子对应算法在MRCISD 程序中的应用。在第一章,我们介绍了构造势能面的理论基础,包括数据点的计算、拟合,以及基于势能面的动力学计算。针对数据点的计算,我们主要介绍了目前较为流行的几种电子相关方法。鉴于多参考态方法在构建势能面时的重要性,文中重点讨论了MRCISD 计算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如怎样选取参考态空间、对MRCIS
SiC纤维增强Ti基复合材料(SiCf/Ti)具有高比强度、比刚度、比模量以及良好的高温性能和疲劳性能等优点,用于制作叶片、机匣和整体盘等航空零部件,可大大减轻航空发动机的重量,提高飞行器的工作效率。众所周知,纤维/基体界面力学性能,如界面结合强度、残余应力场、微裂纹萌生和扩展、界面的载荷传递作用等,对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失效机制和宏观力学性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研究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微观力学性能及其影
分析当前工科教育实践教学的现状,提出一种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新型实践教学体系,介绍从基础训练、技能训练到工程训练、创新训练的四维一体立体式实验平台和以校企合作与实训实践教育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实验体系的构建途径与方法,最后说明创新实践能力提升的成效。
固体推进剂中的铝颗粒在推进剂燃烧表面累积、融化、团聚,从而形成更大的粒子,最终离开燃烧表面。铝在推进剂燃面处团聚形成的团聚物是发动机工作过程中铝燃烧的初始反应物。燃面处团聚物的粒度分布会影响燃烧室中铝的燃烧过程,并对最终燃烧产物的凝相颗粒尺寸有很大影响。大尺寸的初始团聚物还会在流动燃烧过程中带来两相流损失。而燃面处团聚物的粒度分布又与固体推进剂的配方有关。因此,研究推进剂燃面处铝的团聚过程,揭示燃
碰撞振动系统是一类在工程实践中广泛存在的非光滑系统,对其的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应用研究是当前国际上动力学领域中受到广泛关注的课题。考虑到碰撞振动系统在振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随机激励的影响,因此,研究随机激励下碰撞振动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分别以特殊的连续随机激励和跳跃随机激励——高斯白噪声和泊松白噪声作用下的刚性碰撞振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发展了相应的随机响应的理论研究方法,
非线性颤振主动抑制是气动弹性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控制操纵面的偏转来进行机翼颤振主动抑制是一种具有实际工程应用前景的方法,其中颤振主动抑制控制方法的研究一直受到国内外气动弹性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当控制系统中存在饱和、不确定性和约束等问题时,研究具有低阶的、鲁棒的且稳定性好的非线性颤振主动抑制控制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文基于现代控制理论、智能控制理论及非线性动力学原理,以亚音速内带有控制面的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