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投资效率决定着企业未来价值,但委托代理、信息不对称、管理者特质等问题会导致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在我国企业实际运营中,投资效率低下问题仍具有普遍性。因此,如何约束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是公司治理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内部控制通过一系列有效的制度安排来规范管理者行为,从而降低委托代理成本,缓解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提高企业投资决策的科学性。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断深化,2013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进入实质性改革时期。本文将聚焦于研究混合所有制、内部控制与非效率投资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选取2013-201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的国有企业数据为样本,构造了内部控制的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实证分析并检验了混合所有制与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关系,混合所有制对内部控制产生的影响,以及内部控制对混合所有制与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关系的中介传导效应。研究表明:(1)所有制股权混合度与非效率投资存在有显著的负向关系,表明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所有制股权混合水平越高越能有效抑制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2)所有制股权混合度与内部控制质量有显著的正向关系,即所有制股权混合水平越高,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越高;(3)内部控制在所有制股权混合度对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且这种抑制作用会被内部控制放大,作为所有制股权混合度的结果,内部控制质量也对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有一定的影响,也就是说,所有制股权混合度通过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非效率投资施加影响。(4)在混改后国有股保持相对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中,所有制股权混合度才能够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和投资效率的提升发挥显著的正向作用。针对研究结果,本文建议政府放宽非公资本准入条件,继续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充分发挥非国有股东的治理作用;建议混改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以期改善企业投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