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形态,是各种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发生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相应的社会经济进程当中,具有其自身演化的客观规律。影响和制约城市形态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众多,地理环境就是其中主要因素之一,而江河水系又是城市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江河影响着城市的供水、排污、航运、生态、旅游和文化诸多方面需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城市形态的形成和演变;另一方面,城市形态的显性空间生长和隐性机制转变也造成了对江河环境的影响。在我国,城市与江河环境的矛盾依然突出,加之全球气候变化,由此引发的洪涝、干旱、水质恶化、水资源匮乏、生物多样性破坏等事件长期以来威胁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就二者相互关系的研究,往往局限于城市滨水区域等微观层面或美学层面,缺乏系统性梳理和规律总结;或过分注重城市形态本身的几何特征而忽略其现实作用。因此,在时空背景下多层次分析城市形态与江河环境长期以来的作用机制并结合相关技术性措施,可能是反过来解决“人-水”矛盾的切入点。 我国的山地城镇约占全国城镇总数的一半,大多地处西南并毗邻江河上游,具有重要的生态战略地位。如何立足于山地特征,在西部大开发以及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指导山地城市的形态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 本文从人居环境科学、道萨迪亚斯人类聚居学、边缘效应理论、城市水文学等角度出发,综合分析江河环境在山地城市形态演化中的作用机制。分析得出内陆山地城市形态演化的“坠力模型”,并结合相关技术性控制策略为未来西南山地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提供参考。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部分: 1.绪论:主要介绍论文写作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目的及意义、研究对象、概念界定与研究框架等。 2.基于“城市水循环系统”基本模型,从城市化、气候、降雨、排水、治污等多维角度,综合分析城市化与江河环境在质能层面的基本关系,为以下篇章关于城市形态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3.结合道萨迪亚斯人类聚居学和边缘效应理论,提出城市的“边缘引力”概念。其构成包括:水岸边缘引力、交通干线边缘引力、生态性边缘正引力、生态性边缘负引力,并指出在山地地理背景下,受生态性边缘负引力的影响,水岸边缘引力在四大引力关系中发挥的主导作用,总结为“坠力模型”。 4.立足于西南山地地区,从历史发展的脉络出发,实证研究了“人类早期的聚居形态”、“静态城市阶段的城市形态”、“动态城市阶段的城市形态”、并作了一定的预测与展望。研究得出,从区域到微观,西南山地城市形态有史以来就被江河环境所主导,表现为:逐水而生——依水而立——踞水而长——抱水而展四种形态特征,应证了第三章的分析结论:江河环境主导内陆山地城市形态演化。 5.分析得出涉及西南山地城市“人—水”矛盾的主要技术性要素包括:(一)时空层面:江河坠力、城市下垫面构成;(二)质能层面:供水量、排水量、温室气体排放、大气污染、岸域生态敏感性。笔者结合国内外相关成熟案例,以及有关国家技术规范、政策等提出了相关技术性策略,拟指导西南山地城市形态与江河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6.概括本次研究的主要结论,对后续研究工作提出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