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纪念性建筑是一种对于特定人群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的建筑物,包括了承载回忆的历史建筑与文化古迹,或者是印证了一个时代、民族与国家的建筑物。纪念性建筑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文化感情因素,其作为一种符号与标志承载了一个群体共同拥有的历史记忆,从而将这个群体联系得更加紧密。同时,纪念性建筑更是一种政治象征符号,承载着特定的政治文化内涵,其凭借持久的物理特性去传播政治文化,进行政治社会化,发挥着整合群体意识,提升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纪念性建筑是一种对于特定人群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的建筑物,包括了承载回忆的历史建筑与文化古迹,或者是印证了一个时代、民族与国家的建筑物。纪念性建筑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文化感情因素,其作为一种符号与标志承载了一个群体共同拥有的历史记忆,从而将这个群体联系得更加紧密。同时,纪念性建筑更是一种政治象征符号,承载着特定的政治文化内涵,其凭借持久的物理特性去传播政治文化,进行政治社会化,发挥着整合群体意识,提升群体凝聚力,增强认同感的功能。论述纪念性建筑作为一种政治象征符号,探究纪念性建筑所发挥的政治象征功能,在研究视角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同时也能够为政治文化的承载、传播与建设提供一条思考路径。政治象征包含着象征意义与象征载体两个方面的内容,以符号理论和政治文化理论为基础,在个人层面、群体层面与国家层面发挥着具体的功能。而纪念性建筑则包含了政治象征的两个要素,能够以建筑的具象形式去承载与表达抽象的政治文化,所以,纪念性建筑能够被当成是一种政治象征符号,也能够发挥政治象征所固有的功能。纪念性建筑能够凭借特有的“建筑语言”进行政治社会化,以其富有内涵的命名、奇特的外观与体量、富有象征意义的布局,加之其他的仪式策略、声乐策略等,共同构成了一套政治象征符号体系,从而影响人们的认知、情感、评价、态度、判断等方面的心理体验。具体来说,纪念性建筑作为一个共同体的标志与符号,承载了大家共同拥有的记忆与文化,成为了一种“文化DNA”,将人们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个人层面,纪念性建筑作为一种象征符号,能够塑造与巩固个人作为共同体成员的身份意识,将个人打上了特殊的身份烙印,使个人产生对于共同体的强烈归属感;在群体层面,纪念性建筑代表的是一个群体所共同拥有的东西,强调了“我们”是具有整体性的这样一种人群共同体意识,以此发挥整合社会群体的功能;在国家层面,纪念性建筑则记载了国家的悲伤与欢乐时刻,能够将抽象的国家共同体具象化、实物化,可以使人们深刻感受到国家的存在,以便于加深人们对于国家的认知,从而凝聚起对于国家的认同感、自豪感与归属感。
其他文献
玛丽莲·罗宾逊是美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她的处女作《管家》是一部流浪汉体裁的小说。该小说中的形象、象征、性格、情节、比喻都可以在《圣经》中寻到原型。罗宾逊在原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写与扩展,详细探讨了流浪者与自然、流浪者与人、流浪者与神以及流浪者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体现出该小说与圣经之间存在着互文性关系。本文运用诺斯罗普·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以《圣经》为依托,从原型人物、原型意象和原型主题对《管家》进行分析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是美国当代最多产、最多才多艺的女作家之一,曾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和欧·亨利奖,并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她的杰作《大瀑布》具有悬疑小说的紧张和哥特小说的情节。该小说以尼亚加拉大瀑布为背景,讲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寡妇新娘”阿莉亚跌宕起伏的一生,探讨了人物命运、生命价值及整个美国社会问题。本文以埃伦·莫尔斯提出的女性哥特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大瀑布》中的女性哥特特点的分析,揭示女
民间宗教信仰组织作为民间宗教信仰的存在与组织方式,在我国具有广泛的基础和较长的历史,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但在实际中,民间宗教信仰组织又具有不可避免的不清晰的特点,其组织形式、神话乃至教义上都矇昧不清,其内涵与外延都具有模糊性,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在其中。基于对民间宗教信仰组织的重要功能与“说不清、道不明”的正反两方面的认识上,笔者展开了对“静善坛聚缘会”的调查。“静善坛聚缘会
一饭膏粱,维系万家;柴米油盐,关乎民生。食品安全涉及千家万户,与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更直接关系到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是“餐桌上的民生”、“舌尖上的安全”。但是,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接连发生,导致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信任度降低、对政府公信力产生质疑。这与我国食品安全行政执法体制不完善密不可分。为适应新的市场监管形势,国家进行了新一轮的机构改革,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的《深化党和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核电技术的发展,在核电技术中,关于核废料处理的研究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在此背景下,西南科技大学翻译硕士中心承担了教育部拉美研究中心“核废料处理情况研究”项目的文本翻译任务,本人在此次项目中承担英文书籍《乏燃料运输风险评估》第二章和第三章的汉译任务,该书是美国对于运输乏燃料风险的第四次官方调查报告,如何运输乏燃料是该书主要探讨的问题。研究国外的乏燃料运输处理情况,有助于我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新征程,需要完善的国家治理体系和出色的治理能力,需要以现代化的眼光全面审视乡村振兴,需要发掘乡村治理困境。以国家政策为指引,结合学者研究和各地实践案例可知改变乡村发展现状,新乡贤群体是一大突破点。由此本文以新乡贤群体为研究对象,以激励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为研究内容,撰写了本篇论文。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访谈法对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政府激励
马克思“现实的人”思想承载着对于人的深刻思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方面。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在何种意义上存在,在何种意义上与自然、社会、他人和自身发生关系等问题愈发引人关注。马克思站在哲学史和人类社会形成发展的高度,以“现实的人”这一论断廓清“人”这一复杂的存在,将人从抽象的世界中解救出来,还原了人本来的面貌。《德意志意识形态》是“现实的人”思想集大成的优秀著作,对“现实的人”理论进行了充
杨冠卿,字梦锡,南宋江陵人。杨冠卿虽常年游走江湖,终身未仕(1),然于诗词文,颇有造诣,张孝祥曾评价其诗可“与长吉辈并驱而争先”(2),范成大则云:“杨君诗词,趣高有韵,甚不易得。”(3)而姜夔则谓:“杨侯笔力天下奇,早岁豪颜相追随。一班略见客亭稿,文采炳蔚惊群儿。”(4)评价亦不可谓不高。本文即以杨冠卿《客亭类稿》为对象,分四章研讨其诗词文在体式、意象、题材、主题等方面的独特建构。论文的首章对杨
意识形态工作向来是中国共产党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关系着我国人心向背、政治安全。新时代下,网络与现实社会的融合日益紧密,网络已演变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最前沿。在此背景下,如何让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持续占领网络主导地位、引领网络社会空间,是当前意识形态工作的着力点。主流意识形态网络话语权建设正是应对这一时代问题的良方,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网络话语权建设就是要提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