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土教材在我国已有百年发展历程,它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倡导的“三级课程”开发与管理理念,为地方学校的多元文化课程开发提供了新机遇,也为乡土教材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政策支持。哈尔滨市作为具有厚重文化历史的北方名城,有义务在教育改革中起到表率作用。本研究在相关文献分析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哈尔滨市道里区、南岗区和香坊区十二所中小学乡土教材开发与实施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本研究主要分为“绪论”、“哈尔滨市中小学乡土教材开发与实施现状”、“乡土教材的功能分析”和“哈尔滨市中小学乡土教材的实践策略”等四个部分。第一章:阐述本选题的缘起及研究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乡土教材的发展历程和国内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与分析,并界定相关概念,提出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章:阐释乡土教材开发的政策依据和基础条件,通过对问卷调查、听课记录和访谈等资料的整理与分析,详细介绍了哈尔滨市中小学乡土教材的开发目标、人员配置、资源收集、内容修订和教材实施的途径、课时及师生态度、教学模式等现况,并针对乡土教材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政策不完善、资金和师资短缺等诸多问题,深入总结和分析了其原因。第三章:从个体与社会两个视角探讨了乡土教材的功能,认为乡土教材具有培养学生爱乡、爱国情感,促进文明礼仪形成、提高生活实践能力和促进教师创新与科研以及教学实践等专业发展的个体功能;同时认为乡土教材具有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传承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推广多元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社会功能。第四章:针对哈尔滨市中小学乡土教材存在的问题,从如何完善乡土教材的政策法规和制度、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强师资建设及构建现代化培训体系、健全评价和改进机制、采取多方平衡策略等五个方面提出解决对策。综上所述,本研究较系统地展现了哈尔滨市中小学乡土教材开发与实施现状及功能,总结目前哈尔滨市中小学乡土教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实践对策,为将来哈尔滨市中小学乡土教材开发与实施、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