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其中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关系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我国城市化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进程。所以,我国的农村教育教学问题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问题。随着各地农村中小学教学点调整工作的逐步推进,一些地方为追求教育规模,造成了一些偏远地区的学生上学路程遥远、交通安全和日常生活困难等问题。此外,有些地方常常忽视农村教学点建设,导致农村的教学点存在很多问题,如经费紧张、师资差、教师待遇低、办学条件差等。不合理的并校,盲目的“撤点并校”等成为目前地方教育的突出问题。论文运用文献调研法,访谈法,田野调查法等方法,探索农村中小学教学点撤并问题,聚焦在布局相关理论和方法、农村教学点布局现状分析、并校存在问题分析及成因,以及农村教学点合理布局的策略等方面开展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表现在:1)农村教学点布局现状分析。重点分析中心学校的选址、规模、服务半径,教育教学资源、经费来源配置,原来校产处理,师资问题,交通状况,家长负担等农村教学点布局面临的难点问题。2)并校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不合理的并校对地方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合理的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的存在和保留方便了低年级学生就近入学,减轻家长负担,减少教育成本。3)农村教学点合理布局的策略。探讨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合理利用信息化等支撑教学点合理布局等策略,有助于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论文研究分析表明:是否建设农村教学点,不仅关系着农村地区的儿童能否享受义务教育,同时也决定了义务教育的发展是否均衡、全面。合理的教学点布局与并校可以确保农村地区儿童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提升义务教育的普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