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高海拔地区常年低压低氧,极易导致外来进藏人员的机体功能失调,对其生理健康及舒适水平造成严重威胁,为高海拔边陲地区资源开发、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峻挑战。高原医学领域针对人体高原反应的病理与防治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可保障人体基本生命安全。然而对于多数进藏人员,高原反应症状较轻,尽管尚未达到采取医疗手段医治的程度,但人体处于低氧合状态,低氧环境仍会对机体功能与主观舒适度产生显著影响。然而,目前低氧环境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高原藏区零能耗宜居建筑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U20A203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高海拔低温低氧环境对进藏人群适应性热舒适的影响机制研究”(52008329); 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高海拔地区迁入人群热适应规律及建筑热环境设计研究”(LSZZ202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海拔地区常年低压低氧,极易导致外来进藏人员的机体功能失调,对其生理健康及舒适水平造成严重威胁,为高海拔边陲地区资源开发、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峻挑战。高原医学领域针对人体高原反应的病理与防治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可保障人体基本生命安全。然而对于多数进藏人员,高原反应症状较轻,尽管尚未达到采取医疗手段医治的程度,但人体处于低氧合状态,低氧环境仍会对机体功能与主观舒适度产生显著影响。然而,目前低氧环境评价多集中于高原病诊断、航空航天飞行员缺氧防护、军人体能习服判断等,适宜于多数处于轻度浅表缺氧水平进藏人员的氧舒适评价方法较为缺乏。对于建藏援藏等外来人群,掌握其在高原低氧环境下的氧反应特征,并提出相应的氧舒适评价方法是提升建筑健康宜居水平、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以建立适宜于短期进藏人群的氧舒适评价方法为总目标,通过人体氧反应机理分析、实验及调研测试等方法,开展了短期进藏人群氧反应特征与氧舒适评价相关研究。首先,通过分析低氧环境下人体氧反应的生理机制,初步选取了人体氧反应评价指标,包括客观生理指标、症状学指标和心理学评价指标。其次,通过实验研究,获得进藏人员在不同氧环境下的客观生理与主观心理反应特征,并掌握了人员氧反应指标的适宜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条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等量表分析方法对指标进行筛选,通过神经网络算法和模糊数学的科学评价方法建立综合氧舒适评价方法,并通过现场调研对方法的准确性进行验证。最终,基于本研究提出的评价方法,剖析了氧舒适度与氧感觉、氧感觉与症状水平的关联特性。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对于高海拔地区进藏人群而言,在客观生理参数基础上,主观感知评价也是评价其缺氧状态的重要指标。当室内环境氧浓度为24.97%时,进藏人群大脑状态、头部感觉、植物神经功能状态四类症状的主观氧感觉评价最接近中性水平,氧感觉改善率分别为56.04%、64.29%、59.18%和84.13%。环境氧浓度与血氧饱和度呈正相关,与心率、血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呈负相关。血氧饱和度作为关键生理参数,在冬季氧浓度为25.78%的富氧环境下平均水平为92.3%,较无富氧环境增加2.0%;夏季氧浓度为24.93%的富氧环境中平均水平为92.0%,较无富氧环境提高1.0%。(2)症状学氧反应指标作为人体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低氧应答作用的良好体现,不同症状对氧环境响应的轻重程度不均衡,其中,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代偿作用较为强烈。冬季室内氧浓度20.90%时,循环系统的头痛表现最为强烈,平均症状等级为1.67,即症状处于“无”与“轻度”之间,其余症状等级均小于1.50。胸闷气短、呼吸加快加深、气促的呼吸系统症状在氧浓度24.83%的高富氧条件下仍存在不适感觉,平均等级分别为1.07、1.10和1.14。(3)提出了综合症状学指标、心理学指标和客观生理指标的高原地区氧舒适评价方法。通过量表编制方法筛除“大脑兴奋”和“耳鸣”,保留头晕、胸闷气短等关键症状指标。引入神经网络算法和模糊数学理论,对氧舒适度进行综合评价,氧感觉预测模型的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630~0.913,说明模型具有良好预测有效性。将评价结果与现场调研结果对比验证,一致性检验指标加权Kappa系数为0.825,具有强一致性,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准确性。(4)各类症状学氧反应的舒适需求不同步,但氧感觉等级与氧舒适度呈现一一对应关系。氧感觉评价“适中”时,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症状多无表征,仅心慌、口唇绀紫、胸闷气短、呼吸加快加深、气促等呼吸和循环系统症状或出现较重不适反应,平均等级值分别为1.47、1.23、1.37、1.37和1.40。氧感觉评价“轻度缺氧”时,所有症状表征加重但变化程度不同,头晕、头痛加重程度较大,变化程度分别为0.64和0.58,而胸部感觉、恶心、中枢神经功能症状变化较小,变化程度小于0.12,各症状的改变程度存在差异性。(5)通过群体满意率指标氧可接受度评价得到海拔3650m高度处98%(平均氧感觉为中性时的满意率)的短期进藏人员可接受的舒适氧浓度为24.79%和25.94%。通过氧浓度与氧舒适度的相关关系得到舒适氧浓度下的氧舒适度等级为0.26和0.28,可知当氧舒适评价方法中氧舒适度评价等级为0.26或0.28时,进藏人群处于舒适的氧环境中,结果进一步论证了氧环境与主观舒适评价的关系。本研究掌握了不同氧环境下短期进藏人群氧反应特征,厘清了反映短期进藏人群氧状态的症状学指标,建立了适宜于短期进藏人群的氧舒适评价方法,并获得了氧舒适等级与生理症状水平、氧环境与氧舒适水平间的定量关系,研究结果可为高海拔地区建筑氧环境精准营造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语音交互技术的发展,在实际场景中应用欠定盲源分离技术变得必不可少。欠定盲源分离广泛应用于语音分离、干扰减缓、图像处理和通信信号处理等领域,该问题的难点在于麦克风的数量小于源信号的个数。本文重点关注理想、噪声、混响环境下的欠定盲语音源分离问题。噪声与混响会影响语音质量与可懂度,也会影响欠定盲源分离的性能。如何在干扰存在的情况下,提升欠定盲源分离性能,这在实际应用中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本文基于稀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大型含油气盆地之一,蕴含丰富的油气资源。定边地区Z井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中西部,长8油层组是近年油气开展工作的一个重点,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但是,由于其埋深较大,勘探有难度,因此,进行沉积微相及储层特征研究对油气开发及增产增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岩心、测井及分析测试资料为基础,结合地层学、沉积学、测井原理等多门学科开展研究,利用标志层法、地层厚度等方法将Z井区长8储层分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带来对传统文化传媒业的冲击,使得文化传媒业变得越来越多样性,但是在快速发展的步伐中,也伴随着相继问题的出现,就比如2018年的“影视寒潮”,如限制天价片酬、影视洼地税改、阴阳合同案等一系列风波的出现,导致文化传媒类企业形成了两极分化的情况,同时市场发展存在着不稳定性等问题,这都说明了文化传媒行业制度还不够完善,文化传媒类企业还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不过在政
本文利用测井资料、钻井资料、岩心资料、地震资料、测试分析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总结分析了马海地区油气成藏区域地质特征。在马海地区典型油藏解剖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研究区古近系油气藏储盖组合、油气藏类型、油源、输导体系、油气成藏期次,油气水分布关系等,建立了研究区油气运移模式,并进一步总结了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认为:柴北缘地区中侏罗统大煤沟组七段烃源岩为好-优质烃源岩,根据油源类型对比分析,目前马
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吴起油田柳沟区为主要的研究区块,其产油主力层位有延安组延9、延10以及延长组长2层,本次研究将延安组延9、延10储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沉积岩石学、层序学、油气成藏地质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结合岩心、扫描电镜、测井、钻井、录井以及试油试采等一系列资料,定性定量地研究区内地层厚度、构造特征、沉积特征、储层特征及油藏特征等,找寻产油最有利的小层。首先利用标志层、沉积旋回控制的方法对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不断攀升,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如何更好地服务老年群体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在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过程中,社区养老志愿服务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社区志愿者在参与社区养老服务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社区养老志愿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亟需健全和完善更加科学有效的社区养老志愿者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社区养老志愿者的服务热情,从而推动社区养老服
2021年经合组织提出《经合组织国家包容资优生的政策方针和举措》,该报告意味着国际超常教育发展不断推新,国际研究者的目光又一次聚焦于超常教育领域。当前我国发展正值力求科技创新自强时期,社会急需大量人才来支撑创新发展,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人才培养被推向新的高度,对超常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国超常教育培养实践还没有达到非常理想的效果,如果不能明晰其中尚存的争议和问题,那么超常教育难以有所发展。目前国
宫颈癌根治术作为宫颈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盆底肌也会因手术导致的盆底组织和神经损伤而出现功能减退,术后患者因此罹患尿失禁的风险也会显著提高。据资料显示此风险最高可达55%,且宫颈癌根治术后一旦发生尿失禁,其症状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改善,反而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对该人群进行盆底肌运动干预对根治术后尿失禁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研究表明,盆底
在传统艺术形式基础上作改编,是许多国家地区影视创作的主题之一,不单出自继承延续既有题材、故事的需要,更包含了不同民族巩固文化共识、强化精神纽带的需要。然而此类作品或多或少共同遭遇着接受层面上的危机:现有观众群体逐渐缩减,潜在观众群体不断流失,题材类型重复单一——传统艺术形式改编作品在现代媒介下面临的挑战需要认真面对:首先,创作者必须了解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的联系,分析传统文化对当代生活的影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