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嘴茶降低血清尿酸的物质基础及机制研究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871655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目前,高尿酸血症(HUA)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临床使用的降尿酸药物均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因此,亟需研发高效低副作用的降尿酸新药。从民间中草药挖掘高效低毒药物是一条发现新药的重要途径,雀嘴茶作为滇中地区民间常用治疗痛风的保健茶,含有丰富的活性物质,但目前雀嘴茶的降尿酸物质基础尚未明确。研究目的:明确雀嘴茶的降尿酸的物质基础,探索雀嘴茶活性单体化合物降尿酸的作用机制,为开发出新型的降尿酸药物提供物质及理论依据。研究方法:(1)雀嘴茶的提取、定向分离。本实验通过60%甲醇水提取、应用柱层析(CC)等分离方法以及构建HUA小鼠模型针对雀嘴茶中具有降尿酸活性的化合物进行定向分离。(2)乌金苷和熊果苷在急、慢性HUA小鼠模型中的降尿酸作用及机制研究。联合次黄嘌呤和氧嗪酸钾构建急、慢性HUA小鼠模型,给予小鼠灌胃相应的药物(乌金苷、熊果苷、别嘌呤醇、蒸馏水),通过相应的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黄嘌呤氧化酶(XOD)和腺苷脱氨酶(ADA)活性;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B)检测肾脏葡萄糖转运蛋白9(GLUT9)、尿酸盐转运蛋白1(URAT1)、三磷酸腺苷结合盒亚家族成员2(ABCG2)等尿酸转运蛋白的表达。同时,检测慢性HUA小鼠模型血清中葡萄糖、甘油三酯及炎症因子的水平。(3)乌金苷和熊果苷在尿酸钠晶体(MSU)诱导的RAW264.7炎症细胞的抗炎活性研究。预先分别给予细胞相应的药物处理(乌金苷、熊果苷、秋水仙碱),后给予MSU(2.5mg/m L)造模,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炎症因子的水平。(4)乌金苷和熊果苷与XOD、ADA的作用方式探究。利用Autodock4.2.6软件进行乌金苷、熊果苷与XOD、ADA的分子对接模拟,预测其相互作用关系。研究结果:(1)本实验从雀嘴茶中分离鉴定得到了7种化合物:乌金苷、熊果苷、他乔糖苷、6-O-(E)-咖啡酰葡萄糖、5-O-咖啡酰奎宁酸、绿原酸和3-O-p-香豆基奎宁酸。其中,乌金苷和熊果苷为雀嘴茶中主要降尿酸活性成分。(2)急、慢性HUA小鼠模型中,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血清UA均显著升高(P<0.001)。与模型组相比,乌金苷、熊果苷组均呈剂量依赖性的降低小鼠血清UA、Cr、BUN水平以及抑制XOD、ADA的活性,并且不同程度的降低GLUT9和URAT1以及升高ABCG2的蛋白表达水平。(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葡萄糖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P<0.001),乌金苷和熊果苷呈剂量依赖性的降低葡萄糖和甘油三酯的水平。油红O染色的结果显示,乌金苷和熊果苷组改善了肝脏脂滴累积。(4)细胞水平,高剂量组别(40、80μmol/L)的乌金苷和熊果苷显著降低MSU诱导的RAW264.7炎性细胞的炎症因子IL-1β、IL-18和TNF-α的水平(P<0.001)。(5)乌金苷和熊果苷主要通过氢键和XOD和ADA相互作用,乌金苷和XOD、ADA的结合能分别为-6.124、-7.944 kcal/mol;熊果苷和XOD、ADA的结合能分别为-8.669、-7.578 kcal/mol。研究结论:(1)乌金苷和熊果苷是雀嘴茶中的主要降尿酸活性成分。(2)乌金苷和熊果苷通过抑制XOD、ADA活性以及调节肾脏尿酸蛋白转运体表达的双重作用降低血清尿酸。(3)乌金苷和熊果苷还可通过改善肾脏病理,降低HUA小鼠血清Cr、BUN水平,保护肾脏功能,且可改善高尿酸所致的糖脂代谢紊乱和炎性病变。
其他文献
背景:鉴别两种不同处理条件下或者不同表型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是高通量基因表达谱分析的基本任务。先前我们实验室开发了基于样本内相对表达秩序关系(REOs)的Rank Comp算法,能够用于群体和个体水平差异表达基因的识别,具有对批次效应不敏感等优点。Rank Comp算法中采用Fisher精确检验对列联表进行显著性水平计算,评价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高糖诱导SH-SY5Y/APP695(Swedish mutant APP transfected SH-SYSY,SAS)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究其机制。方法1建立SAS细胞高糖损伤模型:通过对SAS细胞不同时间和不同糖浓度培养,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性,选取适宜浓度和处理时间,建立高糖损伤模型。利用不同浓度DEX处理高糖损伤SA
目的1、研究成人患者使用替考拉宁(Teicoplanin)血药谷浓度(Minimum Concentration,Cmin)与疗效和安全性的相关性,摸索替考拉宁治疗的最佳安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并探讨影响替考拉宁血药谷浓度与临床疗效的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2、运用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法构建替考拉宁血药浓度的预测模型,评价模型的应用效果和特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单中心瘙痒性皮肤病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分析各临床资料与瘙痒视觉模拟评分(VAS)间的相关性。检测B型钠尿肽(BNP)及其受体NPR1、NPR2在正常皮肤及瘙痒性皮肤病患者皮损中的表达情况,探讨BNP在瘙痒性皮肤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纳入2016年2月至2021年2月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住院部确诊的110例特应性皮炎(AD)患者、118例慢性湿疹(CE)患
正己烷(n-Hexane)是一种具有蓄积毒性的常用工业有机溶剂,由于其职业暴露人群众多且呈女性化、年轻化的特点,正己烷及其主要毒性代谢产物2,5-己二酮(2,5-HD)对女性健康的影响特别是生殖健康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目前国内外研究表明,正己烷及2,5-HD可导致女(雌)性生殖功能损害,干扰卵巢颗粒细胞的生存与凋亡进而损害卵巢可能是其重要毒性机制之一。细胞凋亡涉及非常复杂的调控机制,其中细胞周期的
目的:饮水中矿物质与人类寿命有关,为了解饮水中矿物质种类、数量、比例对人类生命周期的影响,通过观察水中锶对水蚤生存期的影响,并以水蚤和小鼠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其影响机制,进一步阐明饮水中矿物质对水蚤生存期的调控作用,为研究水与人类健康长寿提供科学理论基础。方法:1.通过观察水蚤品种之一蚤状溞在五种饮用水(纯水、自来水、富氢水、过滤水、矿泉水)中的生存期,并测定五种饮用水的水质指标及水中常见矿物元素含
目的:探讨耳穴埋豆对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产时及产后排尿情况、分娩结局、舒适度、疼痛、焦虑及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1年1月在某三级甲等妇幼专科医院产房进行阴道试产并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的24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干预组按硬膜外分娩镇痛常规护理加耳穴埋豆,对照组按硬膜外分娩镇痛常规护理。最终剔除接受阴道助产及中转剖宫产及退出、资料不
背景: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对移植血管疾病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影响及雷公藤内酯醇能否抑制MCP-1引起的移植血管疾病内膜增厚。MCP-1在体外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这些特性有影响,雷公藤内酯醇药物在过去被证明是有效的,但在目前的动物模型大鼠中已被重新考虑。本论文旨在提高对移植血管疾病中MCP-1异常表达及其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的认识,并通过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
目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第二位原因,仅次于各种肾小球肾炎。许多研究显示糖尿病引起的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肾脏细胞炎性浸润,加重肾组织的损伤。课题组前期研究开发的姜黄素衍生物FM0807具有良好的抗炎、抗氧化作用。因此,本
目的明确小豆蔻明(Cardamonin,CAR)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是否与降低Raptor蛋白表达抑制谷氨酰胺酶(glutaminase,GLS)蛋白表达有关。方法1细胞培养用含10%胎牛血清、100 mg·m L-1链霉素及100 U·m L-1青霉素的Mc Coy’s 5A、RPMI1640培养基在37℃、5%CO2条件下,分别培养卵巢癌SKOV3细胞、Rap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