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转录组测序地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生物体基因组存在普遍转录,并由此产生大量非编码RNA(ncRNA)。早先的研究认为ncRNA是转录的副产物,并无实际作用,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ncRNA在生命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一种重要的调节因子。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在ncRNA的功能上,而对其表达调控机制研究较少。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80%以上的结直肠癌组织中异常活化,参与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70467,81672451);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2019-I2M-1-003);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重大协同创新项目)(2016-I2M-1-0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转录组测序地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生物体基因组存在普遍转录,并由此产生大量非编码RNA(ncRNA)。早先的研究认为ncRNA是转录的副产物,并无实际作用,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ncRNA在生命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一种重要的调节因子。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在ncRNA的功能上,而对其表达调控机制研究较少。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80%以上的结直肠癌组织中异常活化,参与调控肿瘤的增殖、转移和干性,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是对于该信号调控lncRNA的研究不足,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Wnt/β-catenin信号是否以及如何调控lncRNA的表达,及其与结直肠癌恶性表型的关系。我们建立了过表达β-catenin的稳转细胞系,通过转录组分析发现,稳定过表达β-catenin可以显著抑制lncRNA MIR100HG的转录。进一步的启动子双荧光报告实验结果显示,β-catenin过表达可以抑制lncRNA MIR100HG启动子活性,并且β-catenin抑制剂可解除上述抑制作用。另外,DNA pull down结果显示,β-catenin/TCF4可以与lncRNA MIR100HG启动子结合,之后我们通过软件预测、染色质免疫共沉淀以及突变体DNA pull down实验确定了结合位点位于转录起始位点上游1120~1170处。进一步ChIP结果显示,过表达β-catenin可以显著降低该位点上转录活化标志H3K27Ac、H3K4me3以及RNA聚合酶Ⅱ的富集,同时转录抑制标志H3K27me3的富集增加,并且抑制β-catenin活性可以回补转录活化标志H3K27Ac的富集。为了探究β-catenin通过怎样的机制调控染色体修饰,我们筛选了与β-catenin过表达相关的组蛋白修饰基因,发现β-catenin可显著上调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6的表达,而且抑制HDAC6可以解除β-catenin对该lncRNA的转录抑制。染色质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HDAC6可以结合到lncRNA MIR100HG启动子上,另外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β-catenin与HDAC6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提示β-catenin可以招募HDAC6。进一步地,抑制HDAC6不仅可以上调细胞中H3K27Ac的整体水平,同时还可以增强H3K27Ac在lncRNA MIR100HG启动子上的富集以及该启动子的转录活性。即HDAC6通过调控H3K27Ac的水平进而介导β-catenin对lncRNA MIR100HG的转录抑制。此外,我们还发现转录抑制因子EZH2也同样可以被β-catenin招募,促进EZH2与lncRNA MIR100HG启动子的结合,进而参与抑制lncRNA MIR100HG的转录。功能分析显示lncRNA MIR100HG的高表达通过上调细胞周期抑制因子p57,导致细胞发生G0/G1期阻滞,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及小鼠移植瘤的生长。综上所述,在结直肠癌中,β-catenin通过招募组蛋白修饰酶HDAC6以及EZH2到lncRNA MIR100HG启动子上,实现对lncRNA转录抑制。而该lncRNA可以通过上调p57进而诱导细胞发生周期阻滞,抑制细胞增殖。本研究一方面丰富了lncRNA的表达调控机制,另一方面完善了Wnt/β-catenin信号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解读该信号与结直肠癌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消化道肿瘤是我国常见的肿瘤,消化道肿瘤的新发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约占我国肿瘤总的新发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的一半,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和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的新发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都排在前五名。目前临床上用于消化道肿瘤标志物共同的特点是敏感度低,不适合用于消化道肿瘤的筛查和早期诊断,导致消化道肿瘤就诊
研究背景:软骨组织缺损修复一直是整形外科临床工作的一大难点。近年来,软骨组织工程的发展为此提供了新的思路。尽管目前已有将组织工程软骨应用于临床的成功个案报道,其临床转化仍然需克服很多问题。目前,组织工程软骨在体转归的评估仍是以组织病理学切片检查为金标准,迫切需要一种安全无创的动态监测手段以检测工程化组织植入后的转归。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一种软
食管鳞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死亡率高,预后较差。食管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为在炎症因子等环境因素的刺激下,其基因组逐渐发生改变,表型体现为从增生到乳头状瘤,再到鳞癌,其中涉及到增殖-分化稳态逐渐失衡这一过程。但从食管上皮增生转变为食管鳞癌这一过程,其增殖-分化稳态发生紊乱的机制仍不清楚。食管鳞癌病人多为晚期患者,因此难以了解导致食管鳞癌早期阶段增殖-分化稳态失衡的驱动基因。目前的大鼠食管鳞癌模型建
[目的]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diabetic cognitive impairment,DCI)是糖尿病的一种慢性并发症,其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中医理论认为,DCI多由“肾虚血瘀,髓海不充”所致,课题组根据既往临床实践及实验研究,以“补肾活血,益脑健智”为法,将菟丝子、仙灵脾、女贞子、葛根和红景天五味中药组成兔仙合剂。本课题将应用网络药理学、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分析以及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从生
第一部分:头颈部鳞癌预后因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题目: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STING在头颈部鳞癌中的预后价值和信号通路目的:TMEM173基因是一种先天免疫调节基因,由TMEM173编码的蛋白STING是先天免疫信号产生的重要辅助因子,作为胞质DNA的传感器,促进I型干扰素的产生。虽然它对多种癌症的肿瘤治疗和预后都有影响,但对头颈部鳞癌(HNSCC)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我们旨在探讨TM
本研究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比较既往不同的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起源点的心电图鉴别诊断方法,最终得出一种准确率更高的两步法鉴别诊断流程;第二部分主要探讨流出道解剖毗邻部位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鉴别诊断方法及其流程。第一部分:两步法鉴别左、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的起源背景:尽管目前已有多种用于预测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起源部位的体表心电图诊断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在有效性和准确性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本
背景:全胃切除术被普遍认为是残胃癌的标准手术。然而,在临床实践中,残胃次全切除术也被有选择的应用于良性溃疡远端胃切除术后的残胃癌。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残胃次全切除术治疗良性溃疡远端胃切除术后的残胃癌的可行性和肿瘤学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1999年0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因良性溃疡远端胃切除术后残胃癌行根治性切除的患者53例。排除发生在残胃贲门的患者,有21例患者行残胃次全切除术,24例患者行残胃
背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常见的类型。由于DLBCL在发病机制上尚有许多未解决的问题,DLBCL的临床治疗仍面临巨大的挑战。人体肠道微生物群落基因组是人类的第二基因组,必然会与人体发生相互作用,肠道菌群是肿瘤的微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血液肿瘤发生和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DLBCL患者的肠道菌群,从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或 coronary heart disease,即冠心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流行,冠心病呈现发病年龄年轻化、病情复杂化的趋势。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是冠心病最完全和最持久的治疗方式,尤其对于冠脉多支病变、合并糖尿病等合并
目的本研究基于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建立中耳-咽鼓管三维模型,通过计算机数值仿真模拟咽鼓管开放后中耳通气和压力变化过程。在完成仿真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咽鼓管各生物力学参数对咽鼓管开放的影响及其相对重要性。方法采用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1号完整头部数据集,使用Amira图像处理软件导入图像,采用Geomagic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和分割,形成包括咽鼓管、中耳鼓室、乳突气房、鼓膜、听小骨在内的中耳-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