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ComparativeStudy on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Tender Is the Nigh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ermenteut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yu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阐释学和文学翻译研究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联系,它们在研究对象以及研究范围方面有非常多的交叉重叠性。阐释是文学翻译之灵魂,文学翻译,究其本质是意义的阐释与表达的艺术,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认为这一阐释体现在翻译的整个过程。因为文学文本的意义是开放性的,因此其理解相较其他文本类型更具主观性。本文主要从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的角度,依据其中理解的历史性、偏见和视域融合这三个核心概念,对《夜色温柔》不同时期的译本进行比较研究,并关注这些概念在其不同中译本中的体现与作用。
   论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同时扼要介绍了《夜色温柔》两个中译本的相关概况及国内外阐释学的研究现状。阐明了本文的理论基础-伽达默尔的阐释学。在伽达默尔阐释学概念中,理解是历史的,对文本的理解同样是历史性的,且参与理解的主客体都是历史的存在,换句话说,理解就是主体对文本所作的一种特殊的历史性“逗留”。想完全消除误读现象并进行纯客观的理解,是不可能的。理解的历史性导致了理解的偏见,和误读现象。伽达默尔重点肯定了偏见对理解的意义,认为恰是这种“合法的偏见”形成了理解的历史性因素。理解的主客体各自具有不同的视域,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当努力接近原作者的初始视域,充分实现视域融合。视域融合是建立在差异的基础上的融合。它从理论上印证了翻译中文化过滤现象的历史根源及其存在的不可避免性。这些观点构成了本文的理论基础。
   论文随后介绍了菲茨杰拉德的生平,《夜色温柔》的主题和风格特点以及两个中译本。斯科特·菲茨杰拉德是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也是“爵士乐时代”的桂冠诗人。《夜色温柔》是菲茨杰拉德创作的广为人知的而且深受大家喜爱的一部小说,并且被许多翻译家翻译过。作者选择了其中两位翻译家的译本,一本是王宁的译本,另一本是汤新楣的译本。由于这两位翻译家处于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就译者的主体性而言,他们的译本必然带有其独特的艺术特征。最后,论文结合伽达默尔阐释学的“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以及“偏见”等主要理论观点对《夜色温柔》的两个中译本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分析。
   通过上述比较研究,本论文认为:在文学翻译中,我们应正视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同一作品所出现的不同译本,决不能单单以好坏为标准对其进行评价。译者应当开阔自身的视域,尽力消除不恰当的偏见,才能更好地挖掘出原文本的真实含义,进而达到作者、译者和读者之间最大程度上的视域融合。
其他文献
在西方,语音意识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近三十年来,语音意识的研究一直是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语言心理学等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西方许多国家,语音意识的训练和培养成为英语教学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多数关于语音意识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母语为英语的未成年人,而针对外语学习者尤其是青少年的研究还比较少。国内最近几年也开始兴起对语音意识的研究,然而研究领域更多局限于其对英语阅读的影响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冲突话语是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表现为交际主体之间的争论、争吵、反对、反驳、异议等对抗性的言语事件和言语行为。人们普遍认为,冲突话语对人际关系具有负面效应,它们往往与不礼貌(impoliteness)联系在一起。Culpeper(1998)等认为,不礼貌是影响听话人面子,并导致冲突的一种交际策略。因为类似策略是说话人蓄意使用的,甚至带有某种恶意,其交际效果自然具有负面性。国内外的研究者们对冲
学位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