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集空间既有可视为连续介质的缝洞表征单元体,又有可视为非连续介质的大尺度缝洞独立系统,溶洞可达几米甚至几十米。流体在缝洞型储层中的流动方式可能有渗流、管流、空腔流或多种流动的耦合,流动机理非常复杂。基于储层非均质性极强,并且缝洞的尺度具有多样性,使得缝洞型油气藏储层参数的解释工作很难展开,开发难度极大。利用试井分析方法解释储层,得到缝洞的大量参数,其意义在于能够为大尺度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藏开发和生产工作提供一些帮助。通过对塔里木典型的单井缝洞单元进行分析,根据地质资料抽提出了四种典型的大尺度缝洞组合单元,可以将缝洞系统分为四种缝洞储集类型:大尺度单一溶洞(井钻遇单一大溶洞)、裂缝一大尺度溶洞(井钻遇裂缝再连接大溶洞)、多个裂缝-大尺度溶洞系统串联(井钻遇裂缝再连接溶洞,然后再连接另一个缝洞单元)、单一裂缝并联两个大尺度溶洞(井钻遇溶洞之间的裂缝)。为明确储集层中流体流动规律,对单一裂缝、大尺度单一溶洞、裂缝一大尺度溶洞组合这三种类型进行了相对应的流动实验研究和流动理论模型的建立,验证了实验反映地下缝洞系统流动规律的可行性。单一裂缝中的流动可视为达西渗流,单一溶洞中的流动可视为弹性膨胀,裂缝和溶洞组合下的流动为裂缝的渗流控制了洞穴系统的弹性膨胀流。由于大量的井基本上都是独立的缝洞系统,多为通过井眼沟通大裂缝的独立缝-洞单元,采用连续介质理论解释所获得的结果难以和储层实际流动过程相对应。本文提出的理论模型把裂缝考虑为一维裂缝,溶洞考虑为等势体。缝洞组合模型中引入了瞬态流动概念和多重介质中窜流的概念,利用瞬态传导原理和拉普拉斯变换求解数学模型,得到拉普拉斯空间下无因次井底压力的解析解,Stehfest数值反演方法、GWR数值反演方法和改进的Stehfest数值反演方法(AWG)三种方法的多角度比较分析,最终选取改进的Stehfest数值反演(AWG)和Stehfest数值反演绘制四种不同理论模型的典型曲线,通过敏感性分析讨论发现理论模型可正确反映流动控制因素与地质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验证和实例解释对比表明:理论模型可正确解释井筒储集系数,表皮效应,裂缝系统渗透率,溶洞系统等效渗透率,缝长和溶洞大小等几何参数。本文为大尺度缝洞型碳酸盐岩的缝洞参数求取提供了可靠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