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B41L5在食管鳞癌生物学行为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in1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特点是进展迅速、早期发生淋巴结转移以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程序的激活。红细胞膜蛋白带 4.1 类似物 5(erythrocyte membrane protein band 4.1 like 5,EPB41L5)是多种癌症中上皮间充质转化和肿瘤转移的关键因素,如肾癌和乳腺癌。然而,EPB41L5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作用和机制尚未被研究。此外,肿瘤细胞可通过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组分的磷酸化以促进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和上皮间充质转化的进程。研究目的:本研究拟系统探讨EPB41L5在食管鳞癌中的生物学作用及其机制,以期为食管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靶点和预测预后的生物标志物。研究方法:收集100例在山东省立医院接受食管癌根治术的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应用免疫组化实验检测EPB41L5的表达水平,以探究EPB41L5与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例参数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通过CCK-8实验、Transwell实验以及划痕实验检测EPB41L5对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实验用于检测EMT以及MAPK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水平并探究EPB41L5调控食管鳞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具体机制。建立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进一步研究靶向EPB41L5对肿瘤进展以及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研究结果:EPB41L5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过度表达,且EPB41L5的表达水平与肿瘤TNM分期、淋巴转移发生率和病人的不良预后呈正相关。此外,体外实验和裸鼠移植瘤模型证实EPB41L5促进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以及上皮间充质转化进展。从机制上讲,ERK/p38 MAPK信号通路磷酸化的激活参与EPB41L5介导的EMT过程。研究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EPB41L5通过激活ERK/p38 MAPK信号通路的磷酸化促进ESCC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和上皮间充质转化,其过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因此,EPB41L5可能成为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潜在治疗靶点和新型生物标志物。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基于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高分辨率T2加权成像(high resolution T2-weighted imaging,HR-T2WI)和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建立的多模态影像组学模型在术前预测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本研究回顾性收集了山东省千佛山医院2018年7月至2020
学位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脑电微状态分析,研究慢性失眠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脑功能状态的动态变化,以确定亚秒级脑活动的脑拓扑结构和时间特征,并探讨脑电微状态时间参数与认知功能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探索慢性失眠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脑网络机制。研究方法:我们对慢性失眠组及正常对照组进行基本信息采集、睡眠质量量表及认知功能评估,之后进行一整夜的标准多导睡眠监测,分别提取W期、N1期、N2期、N3期、R期2-5分钟的睡
学位
背景黑素瘤是一种来源于皮肤黑素细胞的恶性肿瘤,虽发病率相对较低,但具有发生转移早、病死率高、致死年龄低和预后差的特点,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在疾病早期,通过手术治疗尚可获得较好的效果,一旦进入转移期,即使经过放化疗等手段也难以得到满意疗效。因此,深入探索黑素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寻找新的治疗手段及分子靶标,对黑素瘤的临床治疗尤为重要。依巴斯汀(Ebastine)是经典的强效H1型组氨酸受体(H1-Hi
学位
研究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通过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和局部一致性(regionalhomogeneity,ReHo)分析方法,探讨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发作间期脑区自发活动的性别差异。资料与方法本研究为
学位
研究背景自身免疫性郎飞结病是一类2021年7月在欧洲神经病学学会和周围神经学会联合发布的CIDP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中新被定义的疾病。根据指南描述,将其定义为符合2010年欧洲CIDP诊断标准且存在抗郎飞结及结旁区蛋白抗体的一类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致病抗体的多样性,AN的临床表现存在很强的异质性,在临床诊断与鉴别中或可与其他周围神经系统疾病混淆。多数患者对一线治疗(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糖皮质激素、血
学位
目的抑郁障碍是青少年时期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常伴随自伤以及自杀行为等,其发生机理相当复杂,目前发现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轴功能亢进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hic hormone,ACTH)等皮质醇紊乱被认为是导致抑郁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阿黑皮素原(proopiomelanocortin,POM
学位
研究背景与目的: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泌尿系统的常见恶性肿瘤,居全球癌症发病率第四位,在男性中仅次于肺癌。尽管PCa的预后相对较好,但早期诊断仍不令人满意。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Ⅱ)是一种新的全身免疫炎症水平标志物,被认为对于恶性肿瘤有重要的诊断及预后价值,然而其在PCa中研究尚少。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SII对于PCa诊断及不良临床病理特征的预测价值。资料与方法:本研究
学位
目的:目前主动脉术后肝功能不全(Hepatic Dysfunction,HD)的预后与危险因素尚不明确。分析主动脉术后肝功能不全的预后,寻找肝功能不全的主要危险因素,可在术前及术中采取及时的干预措施,降低肝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并改善主动脉手术的预后。本研究通过分析主动脉手术病人的围术期临床数据,借助排除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的终末期肝病模
学位
背景和目的:非痴呆型认知障碍(cognitive impairment,no dementia,CIND)是介于认知正常和痴呆的一个重要的中间阶段,对于预测痴呆的发病具有重要价值。目前国内很少有研究探讨CIND在农村地区的患病率、发病率及相关的风险因素。本文旨在中国山东农村社区老年人群中分析CIND的患病率、发病率,并探讨由认知正常转化为CIND及痴呆和由CIND转化为痴呆的风险因素。研究方法:本
学位
研究背景及目的约80%以上肺癌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在全世界范围内,肺癌已成为癌症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绝大多数的肺癌被发现时已经属于中晚期,给治疗带来了巨大困难。随着螺旋CT系统的广泛应用,大量的肺结节开始被发现。对于恶性或潜在恶性的肺结节,胸腔镜下肺部分切除是治疗肺结节的首选方法,因此判断结节的浸润程度对于是否进行手术以及手术方式的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