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铁姑娘”形象生成的历史语境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1u2e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劳动人民翻身做了主人的时候,新的从事劳动的妇女劳动者形象就成为新中国国家话语所极力推崇的“新中国妇女”形象。似乎留在观众印象里的这一时期的文艺作品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也主要是那些意气风发的女性劳动者形象,其中尤以膀大腰圆的“铁姑娘”形象最有代表性。本文试图以见诸于《人民画报》1960年第20期的封面的一张“铁姑娘”邢燕子的肖像照片为入口,通过深入的个案分析,理清“邢燕子”这一典型视觉形象的含义及其生成与存在的历史语境,以图从一个新的视角——新中国对劳动女性社会性别角色的建构,来观照新中国视觉文化的研究和认识。在研究过程中,本文试图尽可能地调动当时的政策文献、历史资料、文学作品以及美术、电影、话剧等视觉文化资源,结合主人公、编辑以及剧作参与者的口述,借助文化研究的方法以这个在新中国具有典型意义的女性形象——“邢燕子”为例,试图将其放回其产生、存在的历史语境中阐释其含义、视觉形象生成的过程以及影响这一视觉形象建构的诸因素之间的深层关联。本文的结论是,通过对“邢燕子”典型形象的含义及其生成的历史语境的深入分析,可见,马克思主义及毛泽东思想关于妇女解放与劳动阶级解放关系以及男女平等观念的阐述是“邢燕子”形象产生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新中国对女性劳动力的需求是“邢燕子”形象产生的直接前提;“为表现新的英雄典型而努力”的要求直接关系到艺术家、媒体、编辑对女性形象的塑造;而相同的服务于意识形态的诉求则使“邢燕子”与“铁姑娘”统一起来,它们都与新中国对女性的要求密切相关。作为一个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被树立起来的典型的青年劳动妇女的形象,邢燕子的视觉形象的塑造自然受到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对主人公劳动者身份的强调、阶级身份的表现、性别的凸现以及“青年”身份的刻画四方面的结合勾勒出能“比男人还男人”地劳动的“铁姑娘”形象,以服务于启发剩余劳动力,尤其是女性劳动力投入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建设中的目的;而女性形象在这种局部的“去性别”化过程中,无论是男性化的体态还是被保留的女性化的元素也同样服从于相同的目的,但这并不表明国家意识形态放弃了“妇女解放”的政治理想,而当现实与理论遇到困境时,理论阐释还是做了策略性的变通——这就是具体的历史语境,它支配了形象的生成。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生物造粒流化床污水处理反应器中的微生物特性,分别从生物造粒流化床10cm、60cm、110cm处取样(水和颗粒污泥),运用传统细胞培养方法,检测其中的细菌总数、反硝化细菌和
涩北气田属于国内罕见的第四系疏松砂岩气田,其开发各个阶段的目的和工作侧重点有所不同。涩北气田现阶段面临水侵加剧、积液井增多和递减控制难度大等稳产难题,因此确保气田
高职院校在我国已达1500多所,占高等学校总数的70%多,在校生人数已占到整个高等教育的50%以上。其规模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成为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加强和改进
本文以英语“入侵”为研究背景,以汉语保护为研究课题,探讨在语言冲突、文化交流的环境中,如何保持汉语作为国家通用语和中华民族共通语的地位。本文从“英语热”在我国出现
近年来频频出现的新闻媒体逼视现象成为了倍受关注的传媒视点,媒体通过策划与生产“传媒假事件”,主动介入到新闻报道中,滥用自身的资源与媒介权力,将私人空间过度地公开,侵
文人士大夫阶层,一般统称为“士”阶层,是中国古代社会中介于统治者和庶民之间的一个独特知识阶层,他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以及他们自身的文化道德修养灌输到绘画领域,从而启发了文
随着跨文化交际的日趋频繁,翻译研究已经从纯语言角度转向文化角度,翻译被广泛视作文化交流行为。习语是人类语言文化的结晶,其翻译已引起了翻译界的重视。但是汉语习语的英
PD是一种锥体外系疾病,主要病理改变为中脑黑质多巴胺神经元进行性变性坏死,黑质纹状体通路受损,从黑质转运到纹状体的多巴胺含量减少,从而引起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障碍等临
目的对比分析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升主动脉扩张的患者,在行主动脉瓣置换(AVR)的同时,实施升主动脉成形术或升主动脉置换术,探讨影响这两种手术方式治疗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升主动脉扩
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上,中国陶瓷之伟大,为世界所钦佩。品类丰富,风格多样,朴素、大方。雄浑、浓丽、精巧、幽玄等各具特色的作品,表现鲜明,技巧精湛,多有绝品,品读起来,美妙之极。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