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iki的课程学习共同体设计与试用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ton88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信息化不断推进和高校扩招的趋势下,如何应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课程学习质量是目前教育领域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课程学习共同体作为学习共同体的一种重要形式同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目前比较常见的课程学习共同体构建方式主要有论坛、博客以及各种信息化平台,如blackboard、moodle等。但随着web2.0理念的不断深入与技术的不断发展,web2.0应用服务为构建课程学习共同体、提高课程学习质量提供了一种视角和途径。   本研究以web2.0的典型应用服务wiki为依托,以“基于wiki的学习共同体致力于课程学习质量的提高”为落脚点,试图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展开课程学习共同体研究。首先,笔者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课程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及wiki用于构建课程学习共同体的优势,确立了基于wiki构建课程学习共同体的可行性。其次,本文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次对课程学习共同体深层涵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构建基于wiki的课程学习共同体的三层次理论框架,为课程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依据。此后,本文对学习共同体的一般过程模型进行了分析,并从课程教学设计角度提出了基于wiki构建课程学习共同体的“启动——发展——结束”三阶段过程模型,并对各个阶段的特点以及关键展开了较为详尽的述叙。最后,基于上述提出的过程模型,笔者参与了互动百科教师维基星光计划公益活动,并以南京晓庄学院《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为例进行了实践试用研究。   此外,笔者还对《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学习共同体的使用情况、效果与建议等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做了客观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wiki的课程学习共同体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交流的空间,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各方面都促进了学习者的课程学习。本研究提出的基于wiki的课程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模式为课程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一个参考模型,对教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   创造性思维是指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目前,国外学者对创造性思维的结构、特点及影响等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
音乐情绪智力是情绪智力的组成部分。音乐情绪智力的研究,可以加深和丰富人们对音乐及情绪智力的理解。同时,音乐情绪智力的研究对培养人们音乐欣赏中的情绪、情感能力和促进
近年来,网络课程的建设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领域的一个热门课题,而专门用于制作高质量网络课程的MOODLE网络教学平台也被国内外许多教育工作者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