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一世纪的前十年不仅见证了中国经济的腾飞、政治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也见证了随之而起的意识形态的变化,民族主义在互联网中的演化显然是其中最值得关注的课题之一,它们二者的互动突破了民族主义与传统媒介结合一般模式,网络的技术特点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民族主义内涵并扩大了它的外延。本文将以一年前法国佳士得拍卖圆明园兽首的事件(以下简称兽首拍卖事件)为案例,以批判的视角,结合政治学、历史学和传播学的理论知识对民族主义和网络的关系进行深度剖析。论文首先以拍卖进程、网民反馈、网络文本为切入,力图呈现该事件的全貌。我们发现,网络为民族主义的传播营造了前所未有的宽松平台。在兽首拍卖一事上,网民通过BBS、投票、签名和网络评论等方式聚集起来,排山倒海般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宣泄自己的情感,而这在传统媒体中是不可能出现的。论文其次重新梳理了民族主义的起源和发展,并阐释了民族主义在网络传播中所表现的特点和面临的问题。民族主义根本上是现代的产物,它是人们在摆脱了神权和皇权的束缚后出现的支撑国家独立和形成现有世界格局的主要政治和哲学思潮。它通过联想即时地把自己和虽未亲见的广大的人类社会联系起来,其本质上是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借助网络的技术优势,在传播上摆脱了权威,打破了自上而下的模式,但也表现出了令人诟病的极端倾向。论文最后在现代和后现代的双重视域下,对民族主义网络传播的成因、机制和影响做出回答。主要结论是:民族主义和网络所拥有的现代性本质是二者得以必然结合的根本原因;但是由于网络对主体和知识的消解,以及网络符号化和超真实的阿喀琉斯之踵,民族主义也被推上了合法性的审判庭。总之,本文期待揭示:民族主义不是自然存在的客观事物,而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意识形态,它是一种必须依赖传播的动态存在,毫无疑问它也必然随着传播方式的演进而发生变化。在网络社会中,民族主义既被更加推崇,成为信仰缺失时代的伟大号召,又因过度崇拜而造成异化的威胁,因而遭到抵制、批判甚至戏谑,不知不觉中成为一个徒有其表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