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优选红藤中空栓的制备工艺;2.通过检测腹腔感染(IAI)兔血清中TNF-α、IL-6、PCT的水平变化及观察腹腔感染的程度,明确红藤栓治疗IAI兔的有效性,并与抗生素治疗效果作对比;3.探讨红藤栓是否通过抑制关键炎症介质的表达治疗腹腔感染,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1.栓剂制备:以栓壳外观质量、栓剂融变时限为检验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优选红藤中空栓制备工艺并制备,Co60辐照灭菌备用;2.动物实验:以CLP(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兔IAI模型,设计分组治疗实验,采取各组兔不同时间点外周血行ELSIA(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TNF-α、IL-6的水平,IFM(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清中PCT水平,利用SPSS2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治疗7天后兔全部处死,剖腹观察腹腔感染程度,留取各组兔同部位部分小肠组织做病理切片、HE染色并对比其病理形态改变,从蛋白质水平及组织细胞水平初步探讨红藤栓抑制腹腔感染的机理。
结果:1.抽样的3组红藤中空栓在30min内全部融化,重量差异全部在±7.5%内,符合《中国药典》2015版第四部栓剂的规定。2.腹腔感染情况:假手术组(A组):腹腔洁净无感染;模型组(B组):肠管与腹膜、大网膜粘连严重,松解粘连见阑尾坏疽穿孔,质脆呈灰黑色,腔内流出大量脓性分泌物,周围肠管严重扩张水肿甚至出血坏死,浑浊血性腹水伴有恶臭,出现明显的弥漫性腹膜炎特征;红藤组(C组):肠管上附有较多脓苔,黄色浑浊腹水,味较臭,阑尾坏疽质脆呈灰白色,腔内流出较多脓性分泌物,并与周围肠管、腹膜粘连,感染灶较局限;抗生素组(D组):肠管表面上附有少量脓苔,淡黄色腹水,味臭,阑尾坏疽质脆呈白色,腔内流出少量脓性分泌物,并与周围肠管、腹膜粘连,感染灶局限;联合组(E组):腹腔可见阑尾坏疽成灰白色豆渣样,被大网膜及周围肠管紧密包裹,腔内流出少量脓性分泌物,淡黄色腹水,味臭,感染灶局限。3.病理切片结果:假手术组小肠粘膜绒毛结构完整无损伤无异形;模型组小肠绒毛顶端严重破损,甚至失去绒毛结构,上皮脱落和固有层破坏、出血和溃疡伴大量血管内血栓;红藤组绒毛损伤较重,固有层及粘膜下层疏松水肿伴固有层毛细血管暴露,扩张充血;抗生素组小肠绒毛损伤较轻,结构相对完整,粘膜上皮细胞排列较规则,表现为中度的间质水肿。联合组小肠绒毛结构较完整,粘膜上皮细胞排列规则,表现为轻度的间质水肿;4.血清TNF-α、IL-6、PCT的水平变化:CLP术后1天,造模组32只兔血清TNF-α、IL-6、PCT水平较假手术组均明显升高,模型组在治疗后的1周内,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血清TNF-α、IL-6的水平在红藤组治疗1天后,较模型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3天后相比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抗生素组或联合组治疗1天后,较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水平在抗生素组与联合组治疗3天后、红藤组治疗1周后开始,较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相比模型组,红藤组、抗生素、联合组的血清TNF-α、IL-6、PCT的水平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采用正交实验法优选出的红藤中空栓制备工艺稳定可行,符合《中国药典》2015版栓剂的要求;2.在动物试验中,血清中TNF-α、IL-6、PCT的表达水平随造模后呈现逐渐上升趋势;3.研究表明:红藤栓可以通过抑制血清中TNF-α、IL-6的表达水平来治疗腹腔感染;4.治疗腹腔感染的效果:联合组>抗生素组。
方法:1.栓剂制备:以栓壳外观质量、栓剂融变时限为检验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优选红藤中空栓制备工艺并制备,Co60辐照灭菌备用;2.动物实验:以CLP(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兔IAI模型,设计分组治疗实验,采取各组兔不同时间点外周血行ELSIA(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TNF-α、IL-6的水平,IFM(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清中PCT水平,利用SPSS2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治疗7天后兔全部处死,剖腹观察腹腔感染程度,留取各组兔同部位部分小肠组织做病理切片、HE染色并对比其病理形态改变,从蛋白质水平及组织细胞水平初步探讨红藤栓抑制腹腔感染的机理。
结果:1.抽样的3组红藤中空栓在30min内全部融化,重量差异全部在±7.5%内,符合《中国药典》2015版第四部栓剂的规定。2.腹腔感染情况:假手术组(A组):腹腔洁净无感染;模型组(B组):肠管与腹膜、大网膜粘连严重,松解粘连见阑尾坏疽穿孔,质脆呈灰黑色,腔内流出大量脓性分泌物,周围肠管严重扩张水肿甚至出血坏死,浑浊血性腹水伴有恶臭,出现明显的弥漫性腹膜炎特征;红藤组(C组):肠管上附有较多脓苔,黄色浑浊腹水,味较臭,阑尾坏疽质脆呈灰白色,腔内流出较多脓性分泌物,并与周围肠管、腹膜粘连,感染灶较局限;抗生素组(D组):肠管表面上附有少量脓苔,淡黄色腹水,味臭,阑尾坏疽质脆呈白色,腔内流出少量脓性分泌物,并与周围肠管、腹膜粘连,感染灶局限;联合组(E组):腹腔可见阑尾坏疽成灰白色豆渣样,被大网膜及周围肠管紧密包裹,腔内流出少量脓性分泌物,淡黄色腹水,味臭,感染灶局限。3.病理切片结果:假手术组小肠粘膜绒毛结构完整无损伤无异形;模型组小肠绒毛顶端严重破损,甚至失去绒毛结构,上皮脱落和固有层破坏、出血和溃疡伴大量血管内血栓;红藤组绒毛损伤较重,固有层及粘膜下层疏松水肿伴固有层毛细血管暴露,扩张充血;抗生素组小肠绒毛损伤较轻,结构相对完整,粘膜上皮细胞排列较规则,表现为中度的间质水肿。联合组小肠绒毛结构较完整,粘膜上皮细胞排列规则,表现为轻度的间质水肿;4.血清TNF-α、IL-6、PCT的水平变化:CLP术后1天,造模组32只兔血清TNF-α、IL-6、PCT水平较假手术组均明显升高,模型组在治疗后的1周内,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血清TNF-α、IL-6的水平在红藤组治疗1天后,较模型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3天后相比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抗生素组或联合组治疗1天后,较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水平在抗生素组与联合组治疗3天后、红藤组治疗1周后开始,较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相比模型组,红藤组、抗生素、联合组的血清TNF-α、IL-6、PCT的水平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采用正交实验法优选出的红藤中空栓制备工艺稳定可行,符合《中国药典》2015版栓剂的要求;2.在动物试验中,血清中TNF-α、IL-6、PCT的表达水平随造模后呈现逐渐上升趋势;3.研究表明:红藤栓可以通过抑制血清中TNF-α、IL-6的表达水平来治疗腹腔感染;4.治疗腹腔感染的效果:联合组>抗生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