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词英译视角下汉英词的对比分析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mlove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汇是一个国家语言文化的基础,词的翻译是汉英转换的关键所在,只有对汉英两种语言的词有了比较好的掌握,才有可能为汉英两种语言进一步的转换打下坚实的基础。但由于词的庞杂和富于变化性,目前,词的研究还处于相对薄弱的环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汉英翻译的精确性。本文以汉英两种语言的词为研究对象,以如何将汉语的词翻译为英语的词为目的,基于对比语言学的理论原则,在刘宓庆等学者关于“本位原则”、“相似性与非相似性并重的原则”、“描写主义的原则”、“体用原则”以及“比较标准”等对比语言学的方法论的基础上,从词的一般特点、词的构词和造词方式、词义、词的使用特点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首先分别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词进行基于各自语言事实的详细描写,然后再进行基于汉词英译为目的的对比分析,重点突出相异之处。本研究的结论如下:1.从词的一般特点上分析,提出辨别汉语词的方法是“两个步骤、三个标准、两点注意”。2.从构词方式和造词方法上分析,汉语的词在结构上较英语的词有很大的灵活性,其翻译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合理判断。3.从词义上分析,汉英词的词义有对等、交叉和非对等三种关系。4.从词的使用上分析,汉语的词在词性和词的功能标示上相对较弱,没有形态变化。在翻译中还要避免一种汉语的“名词肿胀症状”,注意词的搭配。在词义的分析中,作者建议从五个平面对汉语的词进行分析,即(1)构词成分性质的平面;(2)构词成分关系、结构的平面;(3)构词成分表示词义方式的平面;(4)构词成分在构词中的意义及变异的平面;(5)构词成分表示词义的信息量的平面。词的翻译最终是意义的转换,在此基础上,文章还提出了基于汉词英译视角下将汉语的词翻译为英语的词的九大方法,即对应、阐释、引申、转换、淡化、融合、替代、音译和注释,以及翻译时所要参照的规范,并以功能相似为比较标准,探讨了汉语的词和英语的形态功能之间的翻译转换。
其他文献
目的 总结采用经后路完全半椎体切除,椎弓根钉棒矫形固定手术的护理措施.方法 2010年6~8月为3例先天性腰段半椎体脊柱侧弯畸形的患儿采用经后路完全半椎体切除,椎弓根钉棒矫形固定.结果 3例手术顺利完成,无死亡病例.结论 腰椎后路完全半椎体切除,椎弓根钉棒矫形固定手术难度大,危险性高,要确保此类手术的成功,要求手术人员有过硬的业务本领,熟练的操作技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完善的手术器械的准备,术中的默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诞生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并已在近些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种派系的语言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语料库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资源,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多样化
对不同浓度的4种澄清剂(壳聚糖、果胶酶、皂土、明胶)处理后的山葡萄酒进行澄清度(透光率)、色度、还原糖、总糖、pH、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析,旨在探明不同浓度的4种澄清剂对
白酒污水属于高浓度有机污水,CODcr值一般在15000mg/L左右,污水主要来源于浸泡、酿造等生产过程.我国对白酒污水治理起步晚,90年代,厌氧生化技术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实践
从臭鳜鱼中分离纯化得到50株疑似乳酸菌,按照肉制品发酵剂筛选标准,获得了4株优良乳酸菌L4、L12、L20和L36,其均具良好的耐盐性、发酵性和生长特性。经传统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介绍了管网水力模型校正的一种新方法,即利用管网水力平差中间过程得到的节点水压关于节点流量的灵敏度矩阵,设计适当的目标函数,以及相应的约束条件,用最优化算法得到节点流
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作品于上世纪初叶第一次被国人用文言文翻译成章回体小说之后,便开始进入到中国。而在那以后,莎士比亚戏剧就一直被多个中国文学名家翻译以不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