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汇是一个国家语言文化的基础,词的翻译是汉英转换的关键所在,只有对汉英两种语言的词有了比较好的掌握,才有可能为汉英两种语言进一步的转换打下坚实的基础。但由于词的庞杂和富于变化性,目前,词的研究还处于相对薄弱的环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汉英翻译的精确性。本文以汉英两种语言的词为研究对象,以如何将汉语的词翻译为英语的词为目的,基于对比语言学的理论原则,在刘宓庆等学者关于“本位原则”、“相似性与非相似性并重的原则”、“描写主义的原则”、“体用原则”以及“比较标准”等对比语言学的方法论的基础上,从词的一般特点、词的构词和造词方式、词义、词的使用特点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首先分别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词进行基于各自语言事实的详细描写,然后再进行基于汉词英译为目的的对比分析,重点突出相异之处。本研究的结论如下:1.从词的一般特点上分析,提出辨别汉语词的方法是“两个步骤、三个标准、两点注意”。2.从构词方式和造词方法上分析,汉语的词在结构上较英语的词有很大的灵活性,其翻译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合理判断。3.从词义上分析,汉英词的词义有对等、交叉和非对等三种关系。4.从词的使用上分析,汉语的词在词性和词的功能标示上相对较弱,没有形态变化。在翻译中还要避免一种汉语的“名词肿胀症状”,注意词的搭配。在词义的分析中,作者建议从五个平面对汉语的词进行分析,即(1)构词成分性质的平面;(2)构词成分关系、结构的平面;(3)构词成分表示词义方式的平面;(4)构词成分在构词中的意义及变异的平面;(5)构词成分表示词义的信息量的平面。词的翻译最终是意义的转换,在此基础上,文章还提出了基于汉词英译视角下将汉语的词翻译为英语的词的九大方法,即对应、阐释、引申、转换、淡化、融合、替代、音译和注释,以及翻译时所要参照的规范,并以功能相似为比较标准,探讨了汉语的词和英语的形态功能之间的翻译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