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暴起始与等离子体片内边界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zhuwoshi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磁层亚暴是磁层中巨大能量的释放过程,包括电离层亚暴、极光亚暴、磁亚暴和热层亚暴,可引起整个磁层和电离层的剧烈扰动。磁层亚暴约每天发生3-4次,每个磁层亚暴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一个中等地震的能量。等离子体片位于磁尾中心区域,是磁尾热等离子体的主要储存区,其中的离子向内磁层的渗透在亚暴和磁暴过程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本论文工作由亚暴起始和等离子体片内边界研究两部分组成:论文工作首先对亚暴起始进行了系统研究。利用2004年地磁西向电急流AL指数,亚暴电急流AE指数和场向电流AF指数来确定亚暴起始,并与2004年亚暴极光起始做了对比。研究发现,如果以极光亚暴起始为时间零点,则平均西向电急流AL起始,电急流AE起始和场向电流AF起始分别是0.5,0.5和-0.1分钟。最可几西向电急流AL起始与极光起始同时,但最可几的电急流AE起始和场向电流AF起始提前极光起始1分钟。这些地面磁场指数确定的亚暴起始的分布,随着亚暴强度的增大(即最小AL指数减少,最大AE指数增大,最大AF指数增大)而向极光亚暴起始靠近。对于5个超级亚暴来说,其西向电急流AL起始和电急流AE起始都发生在极光起始之前。这些结果说明对于大亚暴,电急流的增加要早于极光爆发。以往对于等离子体离子向内磁层的渗透都是通过固定磁矩的磁层粒子漂移轨道理论来进行的。本文将过去的(U,B)空间中固定磁矩的磁层离子漂移轨道理论扩展为固定能量的磁层粒子漂移轨道理论,并讨论了等离子体片离子在向地球输运过程中,不同能量的离子开放轨道和封闭轨道的分界线的特性,及其随Kp指数的变化。在高能端,随着能量的升高,等离子体片离子分界线地心距离逐渐增大,且分界线的晨侧地心距离远远大于昏侧的地心距离。在低能端,随着离子能量的降低,离子分界线地心距离逐渐增大,且其分界线的昏侧地心距离要大于晨侧的地心距离。模拟结果还显示随着Kp指数的增强,等离子体片中不同能量的离子分界线都向地球移动。但在低能端和高能端,离子分界线的行为是不一样的。在低能端,随着Kp指数的增大,离子内边界形状基本保持不变。但在高能端,随着Kp指数的增大,离子内边界形状也将发生变化。在E=20keV,Kp=6和E=10keV,Kp=3两种情况,离子分界线甚至出现了两个分离的区域,一个是环绕地球的封闭轨道区域,一个是晨侧孤立的锥型区域。等离子体片能量为E的离子的内边界就是具有不同磁矩的Alfven层上能量为E的点的连线。随后,以磁层粒子动力学理论为基础,本文采用单粒子轨道漂移方法重新模拟了等离子体内边界随Kp指数的响应情况。对于固定的Kp值,本方法得出的模拟结果与前述的(U,B)空间转换方法得出的结果一致,但本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描述等离子体片内边界随Kp指数的动态变化情况。真实的Kp指数是处在不停的变化之中的,只有动态地描述出了等离子体片内边界随Kp指数的整个响应过程,模拟结果才能更好地同卫星观测数据进行对比。最后,作为对模拟结果的观测证实,本文利用TC-1卫星热粒子分析仪2004-2005年的数据统计研究了等离子体片内边界与地磁活动的关系。发现当地磁活动较强(AE、Kp指数较大)时,边界点基本都在更靠近地球的位置,而地磁活动较弱(AE、Kp指数较小)时,等离子体片内边界的地心距离也随之增大,且边界点大多位于5-7 RE的范围内,这与此前的模拟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同时还发现,亚暴的不同相位对边界点的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处于地磁平静或亚暴增长相期间的边界点大多位于地心距离较大的位置,而边界点中地心距离较小的点所对应的大多是亚暴膨胀相或恢复相。
其他文献
陇东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经历了复杂的构造和沉积演化历史。延长组长8段是研究区最主要的勘探目的层之一,该段砂岩储层属于低孔低渗储层,砂岩粒度细,成岩作用强烈,孔
学位
本文使用不规则网格单元划分下的最短路径算法(ISPM)结合分区多步计算技术,实现了二维和三维复杂层状起伏介质中的多次透射、反射及转换波的追踪计算。其原理是将模型按速度
本论文利用TC—1和Cluster-3卫星等离子体和磁场探测数据,以及加拿大地磁台站数据,采用时间叠加法统计研究了2004年TC-1和Cluster-3探测到的175个磁尾中心等离子体片高速流事
学位
川口—劳山油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的东南部,长6油层组是该油区的主要石油勘探的层位。研究区的油藏类型主要是低孔低渗的岩性油藏。砂岩类型除常规砂岩,还发育部分高
地壳介质的各向异性主要是由大量充满流体的微裂隙的定向排列引起的,剪切波穿过这种含有微裂隙的介质时会产生分裂现象。剪切波分裂参数与地壳介质的物理性质有关,与区域应力
地幔中存在各种尺度的不均匀性。其中以浅表岩石圈和深部D”区域的不均匀性最为显著。大陆岩石圈和海洋岩石圈间的差异是地球浅表最显著的横向不均匀;D”区域的不均匀包括尺
河草坑地区位于武夷山多金属成矿带中段,处于大富足复式岩体的西部边缘,该带同时也是我国一条重要的铀成矿带,具有优越的铀成矿地质条件。经前人勘查找矿,揭露的矿体主要集中
地脉动蕴含了丰富的地球物理信息,本论文在前人利用地脉动速度记录进行频谱研究的基础上,对地脉动资料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分别选取四川、青海、甘肃台网中心宽频带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