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生态屏障用地布局研究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jing17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生态屏障用地布局研究是刚兴起的研究课题,相关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区域生态屏障用地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改善生态条件,提高综合发展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保障。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要依据生态屏障用地格局,充分考虑生态功能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不造成区域生态功能的改变。为解决和协调国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科学地规划和调整经济发展的方式、规模和结构,恢复和协调各个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促使区域经济和生态系统向更高级、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发展,须在充分认识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的基础上,划定生态屏障用地布局,以指导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产业合理布局。本文在研究背景和意义的基础上,总结前人关于生态屏障用地的研究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生态屏障用地研究进展,探讨了生态屏障用地的基本概念以及内涵,阐述了本文研究涉及的相关理论基础。在本文中采用四种方法对生态屏障用地布局进行研究,包括生态屏障用地异质度分析、生态屏障用地斑块分析(其中包括斑块特征分析、斑块间隙分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以及GIS空间分析方法。以星子县为研究实例,介绍星子县现状,对生态屏障用地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实际调研划定重大灾害区域,结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方法划定保护区域,以此为基础,引入生态廊道和斑块研究方法研究生态屏障用地布局。阐述生态屏障用地布局对生态网络连续性和完整性的保障、生态屏障用地布局与生产、生活用地布局之间的统筹协调。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战略高度出发,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
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对一国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有着显著促进作用,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仍然存在着供给不足、供给结构不合理、区域
二十一世纪,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图像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特别是视频图像增强技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但是视频图像不仅传输速度快而且传输
黄土丘陵区是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区,水土流失严重,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矛盾突出,在该区域建立适宜的农业生态经济模式是缓解矛盾的有效途径。目前在区域、国家或全球尺度上的农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集体建设用地自发形成流转的现象在全国各地普遍出现。实践的发展急切需要解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能否流传以及如何流转的问题。但由于全国性法律制度的缺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民生问题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大力解决民生问题的条件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和实现耕地占补平和的有效途径,尤其是2005年,国家出台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使得农村居民点整理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新时期为解决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所提出的宏观经济社会决策。基于我国基本国情与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已成为我
汶川地震后,灾区地表地貌形态发生重大变化,由此而导致地震灾区的土地覆被、利用及其格局发生改变。土地利用变化是土地研究的重要方面,是揭示区域经济发展、生态安全、粮食
“三农”问题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总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三农”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好这一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