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三孔”旅游风景区之一孔林内麻栎林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和暴发性害虫柞褐野螟(Sybrida fasciata Butler)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为作好柞褐野螟的防治工作打下基础。主要结论如下:1、组建了麻栎林节肢动物名录,共鉴定出节肢动物74种,分属10目、47科;利用多个群落特征参数分析了麻栎林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征。2、明确了柞褐野螟在山东省的生活史和一些习性。柞褐野螟在山东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浅层土壤或枯枝落叶中结茧越冬。幼虫共分5龄,生活史较长,发生很不整齐,从6月下旬~9月上旬,均可见到初龄幼虫。3、成虫具有较强的趋光性,用“佳多”频振式杀虫灯诱杀结果显示晚上21:00~22:00时间段成虫上灯最多,占晚上诱集总数的62.12%。4、在2004年9月~2005年4月每月中旬测定了柞褐野螟越冬幼虫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结果显示柞褐野螟越冬幼虫的过冷却点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到2月份降低到最低值-17.91℃,随温度的变化有滞后现象。柞褐野螟越冬幼虫冰点的变化趋势和过冷却点变化趋势相似,但变化幅度比过冷却点小得多。同时调查了不同越冬场所的死亡率,结果显示柞褐野螟不能在树缝越冬,林间越冬入土深达8cm的死亡率最低,其次是土层3cm深处,枯枝落叶间的死亡率最高。5、分析了2005年柞褐野螟种群在林间的消长规律,卵与幼虫种群在8月4日有个明显的峰值,降雨、化学防治对卵、幼虫种群有很大的影响。用“佳多”频振式诱虫灯诱集成虫,6月20日始见成虫,至8月中旬成虫消失,在7月21日、7月28日各有一个明显的峰值。6、分析了柞褐野螟在树体不同方位、不同冠层的分布规律,并进行聚集度指标检验和Iwao法、Toylor法则回归检验,结果均显示柞褐野螟幼虫种群在一切密度下都是聚集分布。7、测定了卵、5个龄期幼虫在五个恒温梯度下的发育历期,分析了不同发育阶段与温度之间的显著性关系。运用直线回归法和直接最优法测定了不同发育阶段的有效积温和发育起点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