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细胞上的CD23表达通过Bregs分泌IL-10调节T细胞的活化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09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又称过敏性鼻炎(hypersensitive rhinitis),是鼻科常见病之一,是由抗原提呈细胞引起的过敏原摄取,由IgE介导的,T细胞向Th2的极化所引起的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并与变应性哮喘具有密切联系。近年来,AR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发病率显著上升,据统计全球平均发病率为10%~40%,我国平均发病率为11%,,疾病负担日益加重,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IgE具有2种不同的受体,即高亲和力受体FcεRI和低亲和力受体CD23(FcεRII)。CD23可在B细胞、单核细胞、T细胞、树突状细胞、血小板等细胞表面表达,主要有细胞膜表面和可溶状态两种存在形式。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D23在通过IgE促进的抗原呈递在控制变应原特异性T细胞的活化中起重要作用,最新研究发现B细胞上的CD23的表面密度决定了通过IgE促进的变应原呈递,进而导致过敏原特异性T细胞的激活。调节性B细胞(Breg cells,Bregs)是能够产生IL-10并发挥负向免疫调节作用的B细胞群。近年来发现了Bregs的其它免疫学功能,包括抗原提呈、分泌多种细胞因子等。在实验性免疫性脑脊髓膜炎、胶原诱导的关节炎、慢性结肠炎以及多发性硬化等疾病的动物模型中都已证实Bregs具有负向免疫调节作用。在变应性疾病中,Bregs可以通过分泌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细胞因子的方式促进调节性T细胞(Treg cells,Tregs)的分化或是直接抑制免疫性T细胞的增殖。T型辅助性细胞分为1型(Th1)和2型(Th2),是适应性免疫系统的主要反应,其分泌的细胞因子、效应细胞、免疫蛋白不同。在Th1为主反应的期间,T型辅助细胞主要分泌IL-2、IFN-γ;在Th2为主反应的期间,T型辅助细胞主要分泌IL-4、IL-5和IL-13;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为主要的效应细胞;并能产生IgE。而变应性鼻炎即为Th2反应为主的变态反应。本研究旨在阐明B细胞上的CD23的表达,与调节性B细胞分泌IL-10水平以及后续T细胞的活化在变应性鼻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实验方法第一阶段动物试验阶段,取48只SPF级雌性的SD大鼠,采用随机的原则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变应性鼻炎组(B组)、鼻腔滴入组(C1组),皮下注射组(C2组),每组12只。第1、5、14、21天,正常对照组采用氢氧化铝佐剂腹腔注射作为阴性对照,变应性鼻炎组、抗体干预组(C1和C2)用氢氧化铝联合卵清蛋白腹腔注射进行基础及强化致敏后,第22-35天,空白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滴鼻作为阴性对照,变应性鼻炎组、抗体干预组均采用10%的卵清蛋白生理盐水溶液滴鼻,1次/天;抗体干预组在卵清蛋白生理盐水溶液滴鼻激发前30分钟,鼻腔滴入组给予抗CD23抗体滴鼻处理,1次/天;皮下注射组给予抗CD23抗体大鼠右腿股部皮下注射处理,1次/天。末次激发完成后,观察记录各组大鼠在规定时间内(30min)的鼻部症状,记录完成后对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加1%的伊文思蓝(Evens蓝)混合液0.1ml背部皮内注射作为阴性对照,变应性鼻炎组、抗体干预组,给予含有1mg卵清蛋白加1%的伊文思蓝(Evens蓝)混合液0.1ml皮内注射,记录局部皮肤硬结及染料扩散情况,水合氯醛麻醉后进行腹主动脉取血,最后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大鼠。HE染色观察鼻黏膜组织学变化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情况,免疫荧光检测CD23、CD19、IL-10在四组大鼠鼻腔黏膜中的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四组小鼠血清中总IgE、OVA-IgE、IL-10、IL-4、IFN-γ。流式加BD QuantiBRITE PE珠检测血液中CD19~+CD23~+、CD19~+CD5~+CD1d~+B细胞百分率及B细胞表面CD23的表面密度及CD3~+CD4~+T细胞百分率。第二阶段临床试验阶段,搜集我院鼻科住院患者40例,其中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甲组),过敏性鼻炎患者20例作为实验组(乙组),均依据2015年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年,天津)确诊或排除诊断,取其鼻中隔粘膜及静脉血。HE染色观察鼻粘膜组织学变化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情况,免疫荧光检测CD23、CD19、IL-10在两组鼻粘膜中的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血清中总IgE、IL-10、IL-4、IFN-γ水平。流式联合BD QuantiBRITE PE珠检测血液中B细胞膜表面CD19~+CD23~+、CD19~+CD5~+CD1d~+B细胞百分率及B细胞上CD23的表面密度及CD3~+CD4~+T细胞百分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大鼠(A组)相比,变应性鼻炎组(B组)的喷嚏、挠鼻次数明显增加;皮下硬结明显,染料扩散;鼻粘膜HE染色出现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动静脉扩张、基底膜破坏明显;免疫荧光发现CD23表达增强,CD19、IL-10表达减弱;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显示总IgE、OVA-IgE、IL-4增高,IL-10、IFN-γ降低;CD19~+CD5~+CD1d~+B细胞百分率降低,CD19~+CD23~+B细胞百分率增高,B细胞表面CD23分布密度增高,CD3~+CD4~+T细胞百分率显著增高。与变应性鼻炎组大鼠(B组)相比,抗体干预组(C组)的喷嚏、挠鼻次数减少;皮下硬结稍小,染料扩散;鼻粘膜HE染色仍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但有所减少,动静脉扩张程度及基底膜破坏程度减弱;免疫荧光发现CD23表达有所降低,CD19、IL-10表达稍增高;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显示总IgE、OVA-IgE、IL-4降低,IL-10、IFN-γ稍增高;CD19~+CD5~+CD1d~+B细胞百分率有所增高,CD19~+CD23~+B细胞百分率降低,CD3~+CD4~+T细胞百分率降低。鼻腔滴入组(C1组)与皮下注射组(C2组)相比,鼻腔滴入组局部症状好转明显,皮下注射组血清学指标好转明显。与对照组患者(甲组)相比,变应性鼻炎患者(乙组)鼻粘膜HE染色出现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动静脉扩张、基底膜破坏明显;免疫荧光发现CD23表达增强,CD19、IL-10表达减弱;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显示总IgE、特异性IgE、IL-4增高,IL-10、IFN-γ降低;CD19~+CD5~+CD1d~+B细胞百分率降低,CD19~+CD23~+B细胞百分率增高,B细胞表面CD23分布密度增高,CD3~+CD4~+T细胞百分率增高。结论B细胞上的CD23表面密度与血清中IgE水平、IL-4呈正相关,与IL-10、IFN-γ呈负相关;可能通过依赖Bregs分泌IL-10介导的T细胞活化参与变应性鼻炎的发生发展;抗CD23抗体应用可调控变应鼻炎的症状和体征,皮下应用及鼻腔滴入局部症状改善情况未见明显差异,鼻腔滴入可作为抗CD23抗体应用的首选方法,抗CD23有望成为控制和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新方法。抗CD23抗体在临床的应用具备可能性。
其他文献
"五个统筹"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将"城乡统筹发展"列为首位,足以说明其重要的程度。辽宁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就应排除经济和教育等诸多制约因素,通过"五点"对策,达
<正> 鸡球虫病是当前养鸡场(户)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对雏鸡危害甚大,死亡率高达80%以上。临床上多使用青霉素、呋喃唑酮防治本病,但其防治效果不尽相同。近年来,我们试用普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一直处于全方位的转型过程中。社会转型引起了人们价值观念的激烈冲突。符合全民族需要并可作为共同追求,具有广泛号召力的主流价值观,应为富强、民主
综述了微乳液法制备纳米粒子、纳米催化剂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超临界微乳液法制备纳米催化剂的特点;重点介绍了微乳液法制备纳米催化剂在不饱和键加氢、芳烃加氢
许多研究发现,不同于西方人直接的自我提升,东亚人更倾向于自谦,而且自谦行为的动机颇为复杂,这可能会使东方人的自我实现和主观幸福感的制约因素与西方人有所不同。对252名
教育教学质量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内蒙古财经大学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形成了"教学中心地位工作机制"。为确保本科人才培养方略的有效落实,构建了"本科教
学科知识体系的教学观念发端于二十世纪中期以来系统—结构—功能理论对教育科学的巨大影响。自系统—结构—功能理论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指导理论以来,教育界也充分运用
会长大的石头在罗马尼亚的中南部,有一种会生长的石头。这些石头是在一次大地震后出现的,最初它们只是一些大小各异的椭圆形的砂石,让人始料未及的是,这些石头竟然在悄悄地长
介绍一种利用PC机,通过Delphi程序设计,对无创血压(NIBP)OEM模块进行串口控制和通讯的详细方法;能在显 示器上显示血压和脉搏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