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在全世界范围内,恶性肿瘤高居死亡原因的首位。膀胱癌是我国泌尿外科临床上最常见的肿瘤。近10年来,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在城市还是在农村,膀胱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膀胱尿路上皮癌是最为常见的组织病理类型,占膀胱癌的90%。即使膀胱尿路上皮癌外科治疗技术,膀胱灌注化疗和新辅助放、化疗等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其隐匿性复发和转移仍然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存,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对膀胱尿路上皮癌肿瘤分子机制认识的不断加深,研究者们通过微观水平的探索,旨在寻找和发现能够准确评估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临床预后的肿瘤标记物。近来,大量研究表明锌-α2-糖蛋白1(AZGP1)参与人体各种代谢途径及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分子通路。并且AZGP1在前列腺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中差异性表达显著,被认为是潜在的肿瘤生物标记物。然而,尚无大量研究表明AZGP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表达水平。因此,我们研究AZGP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目的1、对比研究AZGP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及相匹配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2、研究AZGP1在不同病理分级与临床分期的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3、试探讨AZGP1的表达对预测和评估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研究方法1、收集临床标本收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经尿道电子膀胱镜下肿瘤活检标本及手术切除的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癌组织(经病理证实无碳化及物理损伤)及癌旁组织标本共184例,其中癌组织标本174例,癌旁组织标本10例,纳入研究的患者术前均未行任何放疗和化疗且均被临床病理学确诊。2、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AZGP1的m RNA在10组膀胱尿路上皮癌及相匹配的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采用配对样本的t检验或配对样本的秩和检验对比两组之间表达的差异性;3、通过对所有纳入研究的标本进行HE染色,确定其病理组织学诊断。4、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HC)法检测AZGP1在174例各级别、各分期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通过χ2检验或Fisher’s确切概率法,分析174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参数与AZGP1的表达相关性;此外,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采用Log-rank检验对比曲线;用多元Cox比例回归模型分析并试探讨AZGP1的表达和总生存期(OS)及无瘤生存期(RFS)的相关性。研究结果1、qRT-PCR检测结果显示: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AZGP1的m 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相匹配的癌旁组织(P<0.05)。2、IHC检测显示:在70例高级别尿路上皮癌组织中,44例AZGP1表达呈低水平,低水平表达率占62.82%;在104例低级别尿路上皮癌组织中,59例AZGP1呈高水平表达,高水平表达率占56.73%;在144例NMIBC中,76例AZGP1呈高水平表达,高水平表达率占52.78%;在30例MIBC中,21例的AZGP1呈低表达,低水平表达率占70.00%。3、在174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参数与AZGP1的表达相关性分析中发现,AZGP1的表达和肿瘤分级(P=0.013)及肿瘤浸润膀胱壁深度(P=0.028)密切相关。并且,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AZGP1的表达水平越高;癌细胞越是向肌层及肌层外组织浸润,AZGP1的表达水平越低。4、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AZGP1的表达和总生存期(OS)(P=0.019)和无瘤生存期(RFS)(P=0.006)密切相关。同时多元Cox比例回归模型分析提示,AZGP1的表达可以作为影响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临床预后的独立因素,对总生存期(OS)(P=0.046,风险比=3.214,可信区间:1.008至9.341),对无瘤生存期(RFS)(P=0.005,风险比=4.507,可信区间:1.730至12.41)。研究结论1、和正常膀胱组织相比,AZGP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呈低水平。2、AZGP1的表达和膀胱尿路上皮癌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及肿瘤浸润膀胱壁程度相关。3、AZGP1可能作为抑癌因子作用于膀胱尿路上皮癌。4、AZGP1可能为一种潜在的能作为独立因素评估和预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预后的肿瘤标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