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自然病程中主要的临床事件。大量的研究证实,炎症反应在AMI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IL-1F7,又名IL-37,是最新发现的IL-1家族的新成员,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抗炎保护作用的天然的炎症调节因子。目的:研究IL-37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同时研究IL-37与其他炎症细胞因子的关系及与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程度的关系。进一步探讨IL-37在急性心肌梗死疾病过程中的作用,为急性心肌梗死的干预治疗开辟新领域。方法:采集30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以及20例健康对照者(Healthy controls, HC)的外周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外周血血清中的IL-37、IL-10、TNF-α和IL-6的表达水平;使用冠脉Gensini积分系统对AMI患者的冠脉病变程度进行评估;同时进行AMI患者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血清脑钠肽(BNP)等相关临床指标的检测。结果: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的IL-37、IL-10、TNF-α和IL-6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 P<0.001,P<0.001,P<0.001);2.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IL-37的表达水平与冠脉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P=0.001, R=0.726),与cTnI、CK-MB、MYO、BNP无明显相关性;3.患者入时,入院后6、12、18小时,IL-37、IL-10的表达水平逐渐降低,TNF-α、IL-6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4.IL-37与IL-10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14),与IL-6、TNF-α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05,P=0.001)。结论:1. AMI的发病过程中IL-37的变化,提示IL-37介导的炎症免疫应答可能参与了AMI的发病过程,并起到抗炎保护作用;2. IL-37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AMI血管病变的程度;3. IL-37有可能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参与对急性心肌梗死病情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