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旨在观察含CD单基因及CDglyES双功能融合基因的重组腺病(rAdCD及rAdCDglyES)与放射治疗联合应用对Lewis肺癌小鼠的抑瘤作用,探讨含不同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对放射治疗的协同治疗及其对放疗的增敏作用,以期寻找综合而有效的治疗恶性肿瘤的新方法。 方法: 1 首先从本课题组前期构建的重组腺病毒rAdCD和pEZZ-18-ES分泌型表达质粒中,用PCR法获取CD和glyES基因,然后用细菌重组的方法构建含CDglyES融合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质粒pAdCDglyES,在293细胞中扩增获得重组腺病毒rAdCDglyES并在体外证实融合基因CDglyES中的两个基因有独自生物学活性。 2 用C57BL近交纯系小鼠,在其右下肢腓肠肌接种Lewis肺癌细胞建立小鼠Lewis肺癌动物模型。 3 将荷瘤的C57BL近交纯系小鼠随机分为8组,即空白组、射线单放组、重组腺病毒rAdCD/5-Fc治疗组、rAdCD/5-Fc+放疗治疗组、rAdCDglyES治疗组、rAdCDglyES+放疗治疗组、rAdCDglyES/5-Fc治疗组、rAdCDglyES/5-Fc+放疗治疗组。 4 按分组处理后,观察各组肿瘤的受抑制、生长延迟、瘤体组织病理学改变(如坏死、凋亡及微血管数等)及生存期,并做组间比较。探讨重组腺病毒与放疗联合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协同作用,重组腺病毒的增敏作用及其机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理。结果: 一构建的含CDglyES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的鉴定 构建的重组腺病毒rAdCDgl州S经双酶切、PCR扩增和测序,证实了将cDglyEs基因正确插入了腺病毒;体外实验:用纯化的重组腺病毒转染肝癌细胞株(Sh且以C一7721)和宫颈癌细胞株(Hela)。在给予前药处理后,肿瘤生长抑制率均接近80%,与对照组病毒rAdLacZ/SFc抑制率52.2%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证实融合基因CDglyES具有CD生物学活性;用重组腺病毒(rAdCDglyEs)293培养上清液对经ECGF处理的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CV-304,进行增殖抑制试验,结果抑制率为78.7%而同样浓度的不含ES基因的重组腺病毒rA刁CD细胞培养上清液抑制率仅为24.2%,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证实了CDglyEs融合基因中Es基因具有其自身的活性。二体内实验 1 rAdCD/5一Fc+放疗组与单一放疗组 本研究体内实验结果揭示:rAdCD/5一c系统联合放射治疗与单一放疗治疗荷瘤小鼠组相比,联合治疗组小鼠瘤重明显低于单一放疗组,而单一放疗组又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从瘤体的组织病理学可见,空白组出现大面积的变性坏死,而联合治疗组及单一放疗组则未见到明显坏死。但这两组都可见到较多的凋亡小体,且联合治疗组凋亡小体较单一放疗组更多见,而空白组则无。瘤体重量达到Z000mg的时间,联合治疗组对空白组的生长延迟比为 1.64。联合治疗组小鼠中位生存期长于单一放疗组,二者有统计学差异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P均.019。这一结果表明rAdCD/5一Fc对放疗有增敏作用。 2 rAdCDglyEs/5一c+放疗组与rA dCDglyEs/5一Fc组 前者小鼠瘤重明显低于后者,前者瘤体坏死少见凋亡小体多见,后者则出现大面积的变性坏死,但凋亡小体少见。另外,前者小鼠的中位生存期是后者的近2倍,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 .001)。瘤体达到Z000mg、s000mg所用的时间,前者都是后者的2倍多。rAdCDgl邓S巧一c与放疗联合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有协同作用。 3 rAdcDglyEs/5一c+放疗组与rAdcD/5一Fc+放疗组 前者小鼠瘤重小于后者小鼠的瘤重。两组的瘤组织坏死情况及凋亡小体的数量差别不大。从瘤体重量达到Z000mg的时间来看,rAdCDglyEs/5一c联合放疗组相对于单纯放疗组的增强比是rAdCD/5一。联合放疗组的两倍,延迟比为1.85,瘤体重量达到800omg时的时间,前者为31天,明显高于后者的21天。前者的中位生存期明显高于后者,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 0.04。而且,在rAdcDglyEs/5一Fc联合放疗组中,有1只小鼠在治疗后肿瘤消失。这一结果告诉我们含融合基因CDglyES的重组腺病毒rAdCDglyES/5一c对放疗的增敏作用强于含单基因CD的重组腺病毒rAdCD乃一c。 4rAdCDglyEs/5一Fc+放疗组与rAdCDgl邓S+放疗组 前者小鼠的瘤体明显小于后者。前者的小鼠中位生存期明显长于后者,有统计学差异P闭.02。而且,肿瘤达到Z000mg与SO00mg的时间,rAdCDgl邓5/5一c+放疗组都是rAdCDslyES+放疗组的2倍。但二者的瘤体病理组织学从HE染色的切片上看不出差别。该组结果证实了SFu对放疗的增敏作用。 5 rAdCDglyES对肿瘤血管的抑制作用 肺瘤组织病理切片经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各组切片检查10个视野发现空白对照组血管数为23,单用rAdCD治疗组为19,rAdCDglyES治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疗组为9。这一结果表明融合基因中的ES基因表达产物有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结论: 本研究用同源重组方法成功构建了含CD和ES融合基因的重组腺病毒rAdCDglyEs,证实了融合基因表达产物既有CD活性又有ES活性。用rALdCD、rAdCDglyES进行瘤体注射并联合前药5一c和放射治疗,结果显示rAdCD/5-Fc、rAdCDglyEs/5一c系统对放射治疗都有增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