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金是企业运转的“血液”,具有引导和配置其他资源的作用。获得资金是企业经营和生产过程的前提条件和支持系统。企业要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首先面临的是融资选择问题。企业活动是一个动态过程,表现为既定目标下的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融资方式的选择不仅是微观企业关心的问题,而且对宏观经济发展同样具有重要价值,是资源配置方式的首要环节。融资制度是在一定经济体制下个经济主体以何种途径、何种方式筹集并有效运用资金的一系列制度安排。融资制度的核心是如何有效地聚集并分配资本,以促进经济发展。在一国经济运行中,企业是最基层的生产经营组织,最主要的经济主体,因此,企业融资方式选择不仅影响企业自身的运行,也决定一国的融资制度。实践证明,企业融资与现代经济以完全融为一体,很明显,要保证现代经济的顺畅运行和稳定高速发展,必须优化企业融资结构,以实现企业最佳融资能力,企业融资效率便成为一个关键因素。各国企业融资方式选择具有明显的共性:在传统企业制度下,各国企业普遍选择内部融资为主的融资方式,而我国企业融资方式由明显的偏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融资一直以外源融资为主,内源融资占比很低。本研究通过一系列权威数据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绝大多数国有企业的融资结构呈现出明显的三重倚重:第一是过分倚重外源融资;第二是外源融资中又过分倚重银行贷款;第三是在直接融资中过分倚重股权融资。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分析也发现,我国绝大多数上市公司融资优序是:股权融资、债务融资、内部融资,而且债务融资中债券融资的比例比较低。总体上来说,我国绝大多数企业都不愿意增加内源融资,而是过多地依赖外源融资这样一个偏好。尤其是银行贷款,使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债务负担过重,企业的自我积累的融资机制难以形成,企业抗御融资风险的能力极为低下。在研究最后提出了我国企业解决融资偏好的一些手段,尽可能提高融资效率,构建安全的融资环境,从而达到企业融资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