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9年我国政府提出了新一轮的医疗改革后,关于如何快速找到新医改的突破口、打开新医改的僵局就成了关键性的问题。我们认为当前新医改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要首先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在于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从这方面来说任何医疗保障制度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医疗费用的控制和约束问题。要实现良好的控费效果,既要保证医疗服务机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要满足参保者的医疗服务需求,又要实现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基金平衡,重点在于对医疗服务供方的控费,而对供方的控费又主要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支付机制实现的。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是医疗保障制度设计和运行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在世界各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医疗费用支付机制的变革都处于整个改革的中心和焦点,因此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的改革、完善和组合,是控制医疗保险费用,满足居民医疗服务需求,确保医院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首先,本文对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和界定,对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常见类型就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对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并对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使用的宏观条件行了概括。其次,本文对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改革和发展趋势做了总结。对于国外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主要是介绍了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并归纳出国外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经验借鉴;在介绍我国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时,主要是分析了建国以来我国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演变过程和现状,并对河南、北京、上海等地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探索进行了经验总结。再次,本文结合我国镇江案例进行了研究。详细地介绍了“就诊人头为核心,总额预算为基础,融合了按服务项目、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的科学的复合式支付方式形成的过程和内在涵义。并通过数据分析了镇江复合式医疗费用支付方式运行的社会经济效果。最后,本文根据相关理论和国内外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发展实践,并结合镇江案例,对镇江复合式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推广作出了一些可行性的探讨,提出了要建立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体系、“总额预算”支付方式是控制医疗费用总量的前提和保证、实行“就诊人头”为核心的费用补偿机制、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监督考核机制、加强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措施和建议,以期为我国保持医疗费用合理平稳增长提供一个有效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