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疟原虫SRA蛋白作为疫苗候选的评估及其调控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304050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疟疾与结核病、艾滋病共称为世界三大传染病。在可感染人类的五种疟原虫中,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感染所引起的临床症状最为严重,致死率也最高。恶性疟原虫表面相关抗原(Plasmodium falciparum surface-related antigen,Pf SRA)可输出到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膜表面,参与疟原虫入侵RBC的过程。已有研究表明恶性疟患者的血清可以识别Pf SRA合成肽,但Pf SRA能否作为恶性疟疫苗候选蛋白仍需进一步的实验数据支撑。疟原虫生活史中红细胞内期(红内期)是疟原虫引起临床症状的唯一时期,对红内期致病机制的研究在疟疾的疫苗开发、药物研制中无疑是最重要的。由于受感染红细胞(Infected red blood cell,i RBC)与正常RBC结合形成玫瑰花环,粘附于血管壁,从而阻塞血管导致一系列病理表现。已有研究表明i RBC与血管内皮细胞接触后,内皮细胞出现激活和凋亡的现象,但其分子机制尚未明确。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具有无限次传代的能力,是血管内皮细胞研究的良好细胞模型。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Pf SRA作为恶性疟疫苗候选蛋白的可行性,以及以HUVEC为对象研究Pf SRA是否参与内皮细胞凋亡及具体的分子机制。主要结果如下:一.恶性疟原虫表面相关抗原的基因多态性分析。本研究共收集到74份恶性疟患者的血液样本,将pfsra基因分为四段,设计测序引物,从血液样本中提取基因组DNA(Genomic DNA,g DNA),进行PCR扩增以及基因测序。使用Mega7,Dna SP等软件分析pfsra的基因多态性,结果表明Pf SRA的氨基端(N端)保守性较高,羧基端(C端)相对多态。二.Pf SRA的免疫原性及抗体保护性分析。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表达Pf SRA重组蛋白(Recombinant Pf SRA protein,r Pf SRA),使用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免疫小鼠。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结果显示r Pf SRA可诱导小鼠产生高水平的Ig G抗体,其中F1a组的抗体亲和力可达97%以上。CCK8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Pf SRA可促进小鼠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此外,流式细胞术(流式)检测发现小鼠的免疫血清可以抑制恶性疟原虫入侵RBC。三.Pf SRA对HUVEC表型的影响。流式检测结果表明只有r Pf SRA-F3a可以与HUVEC结合且促进HUVEC凋亡,CCK8细胞增殖实验和划痕实验结果表明r Pf SRA-F3a抑制HUVEC的增殖和迁移。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出细胞凋亡后抗凋亡蛋白B细胞淋巴瘤-2(B cell lymphoma-2,Bcl-2)的下调,以及剪切状态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3,Caspase-3)、剪切状态的聚ADP-核糖聚合酶(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PARP)和促进凋亡的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的上调。四.初步探索Pf SRA调控HUVEC凋亡的分子机制。首先明确Pf SRA在HUVEC中的亚细胞定位。将富集的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与HUVEC共培养,染色后观察到随着孵育时间的增加,HUVEC中疟原虫相关物质逐渐增多。随后构建pfsra的真核质粒,通过转染人胚肾细胞293T(Human embryonic kidney cell 293T,HEK293T)发现细胞核中有F3段融合蛋白的表达,核质分离实验得到了同样的结果,并预测出F3基因有4段核定位信号(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NLS),通过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以及蛋白质体外结合实验发现F3与NLS受体蛋白即亲和素A(Karyopherin alpha,KPNA)1~6都有不同程度的结合。i RBC与HUVEC共孵育后,免疫荧光法检测发现Pf SRA进入细胞中与核仁素(Nucleolin,NCL,C23)共定位,且Co-IP实验发现F3a蛋白与C23结合。在HUVEC孵育过程中,F3a蛋白使其C23的表达量随时间呈下调趋势,而C23具有结合和稳定Bcl-2 m RNA的功能。流式检测发现纯化的r Pf SRA-F3aΔNLS3对HUVEC的促凋亡作用显著低于Pf SRA-F3a,说明入核作用与细胞凋亡有关。HUVEC过表达C23后,细胞凋亡比例有所下降。Western blot检测发现F3a可以激活对细胞增殖和凋亡具有调节作用的NF-κB和MAPK信号通路。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Pf SRA的N端保守性高,可显著诱导小鼠的适应性免疫应答,Pf SRA-F1a抗体可以抑制恶性疟原虫入侵RBC,可以作为恶性疟疫苗的候选蛋白。r Pf SRA-F3a蛋白经KPNA介导入核后与细胞核中C23结合,导致C23对Bcl-2 m RNA的结合和稳定作用下降,同时NF-κB和MAPK信号通路被激活,从而调控了HUVEC的凋亡。本研究为阐明恶性疟原虫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机制提供新的研究证据,为恶性疟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营运资金在各个环节中都存在。作为企业正常管理运营的关键内容,营运资金管理一直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当前在疫情大流行背景下,国内外经济形势日益复杂,企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传统的营运资金管理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而且在学术界近年来对于营运管理的研究也开始引入价值链的相关内容,这也成为学界和企业界实践的重要方向,通过价值链角度来分析营运资金管理,能够更加全面和科学的总结企
学位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因为其营养价值高以及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目前市场上的中华绒螯蟹主要是以活品形式流通并且在每年初冬季节集中上市,这就会造成商品蟹的消费时域限制,高产低效甚至滞销浪费问题。为此,中华绒螯蟹加工保藏方法合理选取以及特征性品质保全成为河蟹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技术需求,其中养殖中华绒螯蟹可食部位的品质变化,尤其是肝胰腺脂质对其风味品质的影响十分重要。本
学位
微乳是由油、水和乳化剂自发形成的热力学稳定多相分散体系。与常规乳液相比,微乳中乳化剂(表面活性剂)的含量较高,导致其破乳相当困难。基于开关表面活性剂构筑的微乳,可在特定的开关手段触发下实现微乳→破乳→微乳的“可逆”循环。但目前通过pH(交替外加酸和碱)触发的开关微乳鲜有报道。最可能的原因是:通过交替外加酸和碱而实现的pH开关循环,会有副产物“盐和水”的累积。因此,具有良好耐盐性的pH开关表面活性剂
学位
氧化胺表面活性剂具有刺激性低、制备工艺简单、配伍性好、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中。松香是松树的分泌物,是一种产量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具有生物相容性好、易降解等优点。松香酸是天然产物松香的主要成分,具有由20个碳原子组成的三环二帖骨架,将这种含有刚性疏水基团的分子引入氧化胺表面活性剂中,不仅可以增加疏水基团体积,其刚性非平面的骨架也有利于表面活性剂产生与众不同的自组装行为。
学位
目的:本课题旨在探索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中异常上调的环状RNA(circle RNA,circ RNA)—hsa_circ0062682(circ_0062682)在CR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首先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在GEO数据库中进行数据挖掘,并通过edge R包进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筛选在CRC中显著高表达的circ RNA。其次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结合
学位
为了制备具有亲水段聚乙二醇(PEG)修饰的氟苯尼考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筛选出其最优处方并对其进行评价,试验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以PEG4000-PLGA作为载体材料制备PEG修饰的氟苯尼考PLGA纳米粒(FF-PEG4000-PLGA NPs),通过单因素考察,以乳化剂聚乙烯醇(PVA)浓度、药脂比、油/水相体积比和氟苯尼考浓度为考察因素,包封率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
期刊
发展高效低耗的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对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纳滤是一种压力驱动的膜分离过程,能够有效分离水体中分子量大于200 Da的有机物,具有效率高、能耗低、污染少、设备易于操作维护等优势,在有机废水处理与资源化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常规纳滤膜主要由多元胺与酰氯通过界面聚合技术制备而成,虽然具有较好的有机物去除性能,但仍存在膜渗透通量低、运行过程中膜面污染以及易被活性氯氧化破坏等诸多不
学位
光电化学(PEC)生物分析是一种基于电化学分析而开发的创新型生物分析检测技术,它不仅具有电化学分析快速、灵敏、特异性检测的优点,而且与传统光学分析方法相比具有成本低、设备简单、易于小型化等优点。PEC生物分析主要利用光照下的光电转换,将特定的生物分析事件转化为可测量的光电流信号,从而实现对分析物生化信息的监测。阴极PEC生物分析作为PEC生物分析方法的一个新方向,由于具有耐光腐蚀、抗干扰能力强等优
学位
碘普罗胺是一种常用的碘造影剂。以3—氨基—5—[[(2,3—二羟基丙基)氨基]羰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通过6步反应合成常用的碘化造影剂碘普罗胺。将S-1碘化后,将所得的三酰中间体M-1进行O-Ac保护,随后进行酰胺化,生成2-甲氧基乙酰基。然后通过酸性氯化物中间体M-4实现第二次酰胺化。最后,使用NaOH水溶液将两个乙酰保护基团水解断裂。再经过大孔吸附树脂和阴阳离子树脂对反应液进行一次纯化,得到碘
期刊
与表面活性剂稳定的乳液相比,颗粒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具有乳化剂用量少、稳定性高、生物相容性好等优势;此外,油水界面的微/纳米颗粒能够给乳液带来更多不同的功能性。相较于无机颗粒或者有机合成颗粒,生物基颗粒因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低刺激以及可再生等优点,成为了食品、医药、化妆品、材料等领域研究的焦点。植物糖原(phytoglycogen,PG)是一种生物基多糖纳米颗粒,具有优秀的水分散性、保水性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