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省的东北部,是我国著名的天然低湿草地集中分布区。三江平原天然草地面积1.54×106hm2,占国家天然草地总面积的14.12%。植被主要包括沼泽化草甸和沼泽,小叶章草甸是沼泽化草甸中最为重要的一种,面积为2.54×10Shm2,占三江平原天然草地的16.53%。近些年,随着人们在小叶章草场放牧活动的增加,其生态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化,集中表现为物种多样性降低、草产量下降。如何实现小叶章草场资源可持续性利用及最大限度的提高经济效益已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本研究观测不同放牧强度下小叶章草场群落特征,探讨放牧强度与物种多样性、生产力及植物营养成分的关系,以期为维持群落稳定,合理利用天然草地,促进黑龙江省生态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获得最大效益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在东北三江平原小叶章草场进行放牧牛试验,选设轻度(0.87头/hm2)、中度(1.42头/hm2)和重度(1.94头/hm2)三种放牧强度,以不放牧作为对照,对群落特征、物种多样性、地上生物量及植物营养成分进行调查研究。试验结果如下:1、2010年放牧结束后,三种放牧强度均使群落物种数增加。其中,中度放牧强度下增加最多,达到13种,增加的物种多数为禾本科、菊科、蔷薇科和蓼科植物;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一年生植物在群落中所占比例有增加的趋势。2、各放牧区群落主要优势植物的盖度、高度和密度较对照区有所降低。与对照相比,三种放牧强度下群落优势种小叶章的生长均受到抑制,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重要值降低。放牧主要降低多年生植物的重要值,且降低幅度很大,一年生植物的重要值有小幅增加。3、与对照相比,轻度、中度放牧均能提高小叶章草场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中度放牧下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最高,基本与“中度干扰假说”相一致。4、群落的地上生物量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而降低,中度和重度放牧会显著降低群落的地上生物量。在整个放牧季内,各放牧区群落地上现存量最大值均出现在7月中旬,其次为8月中旬,9月中旬最低。5、随着放牧的进行,各放牧区的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下降,粗脂肪含量上升。放牧初期(6-7月份),放牧区钙的含量呈下降趋势;放牧后期(7-9月份),轻度、重度放牧区钙的含量呈下降趋势而中度放牧区呈上升趋势。磷含量变化规律性较强,各处理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随着放牧的进行表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且最大值出现在8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