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蛤蚧(Gekko gecko)属爬行纲、蜥蜴目、壁虎科,石龙子(Eumeces chinensis (Gray))属爬行纲、蜥蜴目、石龙子科,它们是两种不同生活习性的爬行动物,蛤蚧为夜行性动物,石龙子为昼行性动物。它们的行为均高度依赖视觉,其视觉系统包括离顶盖通路、离丘脑通路和副视系统。顶盖是爬行类离顶盖通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视觉处理中占有重要位置;豆状核属于副视系统,研究豆状核与顶盖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了解爬行类副视系统通路的结构及与离顶盖通路之间的联系。因此本文对蛤蚧和石龙子的顶盖、蛤蚧豆状核与顶盖的纤维联系进行了研究。
本文工作主要为两个方面:(1)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进行顶盖注射,测量及记录顶盖细胞的面积等内容并作统计分析,研究蛤蚧与石龙子顶盖间的异同。(2)运用Nissl法和HRP追踪标记技术,研究蛤蚧豆状核的结构及其与顶盖的纤维联系。
实验和统计结果显示:两种动物的顶盖都可分为S层、C层和P层,S层接受视网膜的纤维传入后通过顶盖层次间相互投射的纤维向C层和P层传递,从而将视网膜的信息从顶盖浅层向深层传递。蛤蚧顶盖浅层的细胞突起和树突分枝较石龙子的少;石龙子顶盖C层的细胞面积显著大于蛤蚧顶盖C层的细胞面积;蛤蚧顶盖小细胞和中细胞在C层所占百分比较大,石龙子小细胞在C层和P层的百分比较大。它们顶盖间的这些差异表明夜行性蛤蚧顶盖接受和处理的视觉信息比昼行性石龙子的少且简单,从而可推测石龙子顶盖结构比蛤蚧顶盖发达,其功能作用也更复杂。
Nissl染色显示,蛤蚧豆状核细胞大小没有明显差别,由背内侧细胞密集部和腹外侧细胞稀疏部组成,且背内侧部比腹外侧部饱满。HRP追踪结果显示豆状核背内侧部和腹外侧部分别接受同侧顶盖前端脑室内、外侧纤维的传入,核内标记有浓密的神经丛和大量纤维末梢,并在该核腹外侧部及其邻近区域发现少量大胞体标记细胞。可推测豆状核的背内侧部和腹外侧部在信息处理上可能存在差异,其腹外侧部的大细胞及其邻近区域的大细胞可能具有相同的功能,且该核可能形成离顶盖通路和副视系统相联系的交通要道。
最后对本文的工作进行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