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PD-1抑制剂治疗前NLR、PLR、LMR等外周血指标及PD-L1表达与疗效、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相关性,探讨NSCLC疗效的预测性生物标志物,为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指导意见。方法:收集2019年01月至2021年04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应用PD-1抑制剂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预后情况,构建NSCLC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资料数据库。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Kaplan-Meier生存分析进行统计相关临床指标与疗效、免疫不良反应的关系。结果:1、共纳入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10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男性77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63.06±9.83)岁,53例既往有吸烟史,BMI值平均为21.09±2.97;病理类型为鳞癌的为40例,腺癌61例;PS评分<2有86例,PS评分=2有15例;发生远处转移≥ 3部位的有13例,转移部位<3有88例;治疗前30天内使用抗生素有25例,2周内曾使用激素的有39例;治疗前血红蛋白平均值(120.03±17.58)g/L,NLR平均值4.11±3.31,PLR平均值208.52±104.78,LMR 平均值 3.05±2.02,白蛋白平均值(38.99±4.37)g/L;PD-L1表达阳性有62例,PD-L1表达阴性有39例。2、χ2检验分析示Hb、PD-L1表达与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吸烟、BMI分组、PS评分、病理类型、分期、NLR、PLR、LMR、ALB、抗生素使用、激素使用、转移部位与irAE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PD-L1表达阳性为影响患者发生irAEs的危险因素(OR=8.696),Hb≥120为影响患者发生irAEs的保护因素(OR=0.363)。4、发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有35例,其中免疫相关性皮炎有12人,甲状腺功能减退11人,肺炎9人,肝炎3人。CTCAE分级为1级10人,2级21人,3级4人。5、中位PFS时间为8.50(4.42,12.58)个月,中位OS时间为16.50(10.40,22.60)个月。单因素分析示ECOG、肿瘤分期、抗生素使用、PD-L1表达累积PF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COG、NLR、PD-L1表达累积O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性别、年龄、吸烟、BMI值、病理类型、Hb、PLR、LMR、ALB、激素使用、转移部位、irAEs患者与PFS、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COG、PD-L1表达在PFS回归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PS评分=2患者发生进展或死亡的风险是PS评分0~1患者的2.938倍,PD-L1表达阳性患者发生进展或死亡的风险是阴性患者的0.485倍。PS、NLR、PD-L1表达在OS回归分析中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S=2患者发生死亡的风险是PS评分0~1患者的4.343倍;NLR>3.17患者发生死亡的风险是NLR<3.17患者的2.635倍;PD-L1表达阳性患者发生死亡的风险是阴性患者的0.484倍。结论:1、PD-L1表达、Hb与患者发生irAEs有关,PD-L1表达阳性、Hb<120 g/L时越容易发生irAEs,是影响患者发生irAEs的危险因素。2、PS评分、肿瘤分期、抗生素的使用、NLR、PD-L1表达与患者生存时间缩短有关。PS评分越高、肿瘤分期为Ⅳ期、使用抗生素、NLR>3.17、PD-L1表达阴性是影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疗效预后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