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探讨射频消融在体外细胞实验中是否会激发消融灶残余肿瘤细胞快速生长,射频消融杀伤肿瘤细胞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联合青蒿琥酯对射频消融术后残余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方法:在射频消融对消融灶边缘肿瘤细胞生长状态影响的研究中,首先使用台盼蓝染色法检测不同温度和作用时间下射频消融对HCT116细胞的杀伤效果、不同温度的射频消融后消融灶边缘肿瘤细胞在不同时间点的生长状态。还在光镜下对不同温度的射频消融后消融灶边缘肿瘤细胞在不同时间点的生长状态进行观察。随后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温度的射频消融后消融灶边缘肿瘤细胞的凋亡率。在射频消融联合青蒿琥酯的实验研究中,首先筛选射频消融的最佳温度范围,再以MTT法检测青蒿琥酯对HCT116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计算药物IC50,找出适合与射频消融联合使用的最佳药物浓度。然后将3个温度梯度和1个最佳青蒿琥酯浓度组合,形成3个联合实验组,另设3个单用射频组、1个单独给予青蒿琥酯组和1个未施加干预条件的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在射频消融后立即给予含青蒿琥酯的培养液(含0.4%胎牛血清)继续培养24h,青蒿琥酯组也给予含青蒿琥酯的培养液(含0.4%胎牛血清)继续培养24h,单用射频组在射频消融后立即给予培养液(含0.4%胎牛血清)继续培养24h,空白对照组直接给予培养液(含0.4%胎牛血清)继续培养24h。使用光镜和台盼蓝染色法,观察射频消融后青蒿琥酯对残余肿瘤细胞的作用效果。然后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温度的射频消融后青蒿琥酯对残余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结果:射频消融对消融灶边缘肿瘤细胞生长状态影响的研究结果:射频消融作用于平皿内贴壁生长的细胞后,平皿中央与电极针接触的部分细胞脱落,该区域的直径从lmm到3mm不等。射频消融作用后继续培养细胞0小时、2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以100倍光镜观察,射频中心附近的细胞发生凝固性坏死,保持了细胞固有的形态,但与外围的正常肿瘤细胞相比,细胞萎缩变小;凝固性坏死的细胞被水泡样细胞形成的环形带所包绕,水泡样细胞在后续培养过程中逐渐脱落;水泡样细胞形成的环形带外围0.5cm以内的细胞即为消融灶周边肿瘤细胞。经台盼蓝染色后,死亡细胞形成的蓝染区域环绕细胞脱落区域。随着作用温度的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蓝染区域扩展,蓝染区域周围出现细胞脱落带。55℃射频作用下,射频中心形成直径平均约0.25cm的消融灶;70℃射频作用下,射频中心形成直径平均约0.5cm的消融灶;85℃射频作用下,射频中心形成直径平均约lcm的消融灶;100℃射频作用下,平皿底面大部分出现蓝染。85℃、70℃、55℃射频后24小时,消融灶周围残余肿瘤细胞的凋亡率为18.92%±15.83%、10.89%±1.90%、11.90%±3.25%,均高于空白对照组(2.45%±0.23%)。射频消融联合青蒿琥酯应用的研究结果:青蒿琥酯作用于HCT116细胞24小时和48小时后的IC50分别为98.887μ g/m1和28.802μ g/ml。低剂量的青蒿琥酯对HCT116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较轻;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不同浓度的青蒿琥酯在作用时间内,表现出剂量依赖性及时间依赖性。55℃、70℃、85℃射频消融后给予含100μ g/m1青蒿琥酯的培养液(含0.4%胎牛血清)培养24小时后,与单用射频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除凝固性坏死的细胞外,大多数细胞呈圆形,体积缩小,折光变强,有些细胞开始萎缩变为不规则形状。射频范围内的细胞部分脱落漂浮。台盼蓝染色实验发现联合组平皿的底面几乎全部蓝染;与青蒿琥酯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可见细胞脱落带,并且随着作用温度的升高,细胞脱落带逐渐明显。对各组细胞的凋亡率进行检测,85℃射频与100μ g/m1青蒿琥酯联合使用时,有显著的协同效果(P<0.05),明显优于单独使用青蒿琥酯。结论:在体外环境下,射频消融不会激发消融灶周围残余的肿瘤细胞快速生长,射频消融还可引起肿瘤细胞进行性损伤。在85℃射频消融后应用100μ g/m1的青蒿琥酯,可产生明显的协同作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