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家在制度建设上越来越重视,修订和完善了很多制度政策,这就给比较依赖制度政策的行政事业单位工作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更加符合规范,也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能力标准。财政部制定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完善单位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并推进内部控制规范的实施。这项制度建设被确认为政府工作的重心。2012年财政部发布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要求从2014年1月1日起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要全面实行内部控制。十八大以来,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财政部都开始对公职人员的权力行使范围做了具体的要求,将一切权力严格化、制度化,并对有极大方便和可能滥用权力的行政事业单位做了法律形式上的规定,而之前法律只对企业在内部控制披露方面做了规定,并没有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做强制规定,所以目前对行政事业单位而言,能更好地对其权力行使进行控制,也能更好地避免很多公职人员滥用权力,使政府部门真正服务于人民,做人民的好公仆。内部控制评价是一种能更好地指导和监督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手段。是内部控制的一部分。通过内部控制监督与评价,有助于行政事业单位自我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有助于提升政府的市场形象和公信力,从而推动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与提高,促进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已有研究表明,行政事业单位无法客观地对自己的内部控制状况进行评价,单位工作人员缺乏这方面的理论知识,也没有技术理论的支持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强制规定,所以存在着很大的管理漏洞,也使已有的内部控制评价结果不可靠。鉴于此,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内部控制评价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基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制度背景和为广大民众监督者提供有效评价反馈的目标,站在独立第三方(外部非营利机构如高校机构)主体角度从内部控制的理论依据出发,从主观和客观方面,再综合学界研究成果和访谈专家的基础上,建立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指数体系,并得出评价标准。利用这个评价标准来为A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情况进行评分,着重从整体层和要素层进行评分和定级,并找出A单位在内部控制建设上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本文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一是采用专家意见法并结合变异系数法构建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指数体系及权重并制定了评价标准;二是利用构建的评价指数体系来评价A单位的内部控制情况,并通过评价标准得出评分等级,从中找到A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得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用理论来分析案例,具有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