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兔滑膜间充质干细胞(SMSCs)在体外分离培养、扩增及鉴定的可行性,并建立GFP和SPIO双标记技术,为解决SMSCs作为软骨损伤修复的种子细胞在关节腔内的示踪问题打下基础。方法:兔子麻醉后,取膝关节髌上囊内侧的滑膜组织,消化分离出滑膜细胞后培养并纯化,进行体外扩增传代培养,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表型鉴定,采用成软骨诱导液定向诱导为软骨,Alcian Blue、番红O和甲苯胺蓝染色检测诱导结果,以观察滑膜干细胞作为修复兔膝关节软骨损伤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慢病毒载体介导的GFP基因标记SMSCs,将GFP标记成功的SMSCs再作SPIO标记,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标记结果,普鲁士蓝染色及投射电镜下观察SPIO标记结果,并对双标记后SMSCs进行细胞活性和增殖能力检测。结果:兔原代滑膜细胞在镜下呈长梭形或椭圆形,传代后或纯化后基本上成长梭形,通过纯化能获得单细胞克隆干细胞系;SMSCs贴壁生长,细胞增殖十分活跃,3~4天即可传代一次,生长曲线呈S状,接种后2小时可贴壁,细胞呈螺旋状、网状或辐射状生长,流式检测细胞表型发现CD44、CD90分子表达阳性,CD34、CD45分子表达阴性;成软骨诱导14天后Alcian Blue染色可蓝色软骨团,经番红O染色可见SMSCs被染成红色,呈现出软骨细胞的特征;甲苯胺蓝染色显示具备软骨细胞特异的分泌特性;GFP标记后SMSCs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绿色荧光,并随MOI的增大表达逐渐增强,SPIO标记后经普鲁士蓝染色显示细胞的胞质内见蓝染铁颗粒,并随标记浓度的增加细胞内蓝染颗粒增多且颜色加深,且双标后的SMSCs的细胞活性及增值能力与标记前无明显差别。结论:兔SMSCs在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是完全可行的,具有成软骨诱导分化的潜力;慢病毒介导的GFP基因能高效感染SMSCs并稳定表达,SPIO可以有效的进行活细胞标记,两种标记均不影响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性,为后期干细胞在关节内的示踪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