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扎与超越—阎连科与莫言乡土小说死亡观的对比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z814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死亡是文学永远热衷的话题之一,在乡土中国这片辽阔的土地上,生死问题更具有其独特的魅力,乡土作家莫言和阎连科作品颇丰,而且成果累累,在他们的作品中死亡主题更是无法规避甚至是需要大书特书的一环,关于二人死亡叙事的论文很多,但是对比二人异同的却极少,莫言是诺贝尔文学奖的新晋得主,也许他的获奖并不能代表着中国文学的全面突围,但至少意味着华语文学也可以得到世界水准的首肯,路漫漫其修远兮,只要坚持必见曙光。阎连科从人生经历到作品的书写都与莫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样的联系是什么,在作品中又是如何体现的,他们的死亡书写的独特性在哪里,体现的共同性又是什么,这是本文要着力探讨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部分,正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从外部研究的角度研究阎连科和莫言的人生轨迹的异同,而且论述了这样的生活对于他们日后的文学创作有何影响,也对他们还原出的故乡与故乡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论证。第二章是论述中国传统死亡哲学观,同样被这些中国死亡哲学观影响的阎连科和莫言,又从何种角度在作品中呈现不同的死亡风貌。第三章是从叙事的角度研究方言和狂欢在二人的死亡书写中体现的独特性,纵向说明二者都采用了方言和狂欢的角度,横向用例证的方法说明二人在这两个向度书写的不同性。第四章从乡村与城市的区别说起,乡村之死和城市之死也有截然不同之处,神秘的乡村之死也给出身乡土的阎连科和莫言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所以他们也在作品中描述了鬼魂、巫术等种种神秘的东西。第五章是从死亡美学的角度对二人的作品进行对比,说明他们作品的根本立足点和实际在读者接受的角度上所达到的不同效果。第六章意在说明本研究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纵观我国视唱教学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其发展经历了从以西方教育体系为主的“西方中心主义”到强调中国特色的“本土化”的过程。时至今日,本土化的视唱教学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并
文章以搜索引擎这一新兴医药传媒为研究对象,从医药信息特点出发,总结了搜索引擎作为医药信息发布途径的利弊,对医药信息传播参与各方的角色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文章指
研究了用絮凝法处理甘油发酵液.选用国内外7种絮凝剂,以FR值及滤速为指标,考察各种絮凝剂的絮凝效果.根据实验结果选出各种条件下适用于甘油发酵体系的絮凝剂,并证明所选用的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的时代中,网络营销因其突破时空限制的优越性成为了新时代销售领域的宠儿。现阶段互联网尚未达到稳定发展的水平,聚美优品作为一个化妆品限时特卖网站,成
汉语旁称代词是人称代词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人家”作为一个典型的旁称代词,不仅含义丰富,且在现代汉语口语中较为常用。关于“人家”,以往学者主要集中在它的功能探究,很
徐荣谦教授认为,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要在治疗上关注其原动力,同时要防止脾胃伤害,不论是原有疾病的病因病机,还是在组方配伍中遣方用药、佐治反佐,炒三芽都可以帮助恢复胃气
<正>看到央视新闻节目《走基层》专题的栏目语"为了你,读懂你,走近你,依靠你",不禁让笔者联想到我们的课堂教学:这里的"你"不正是我们的上帝——学生吗?"为了你",揭示了教育
酒托案件表现形式复杂,在其定性方面涉及的强迫交易罪与敲诈勒索罪、抢劫罪、寻衅滋事罪、诈骗罪等存在适用上的冲突。基于《刑法修正案(八)》的立法修改,需要运用刑法体系解
通过克雷伯杆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表面zeta电位分析和絮凝实验,初步研究了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对克雷伯杆菌的絮凝特性和絮凝机理。zeta电位测定表明克雷伯杆菌的等电点大致为2.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的优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儿童教育的教育理念也不断的进步和完善,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追求孩子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