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原发涎腺型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分析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肺原发涎腺型肿瘤(primary pulmonary salivary gland-type tumors,PSGT),是一组发生在肺部的罕见肿瘤,2021版WHO肺部肿瘤分类中,肺原发的涎腺型肿瘤包括:多形性腺瘤、腺样囊性癌、黏液表皮样癌、上皮—肌上皮癌、肌上皮瘤、肌上皮癌和玻璃样变透明细胞癌。查阅复习相关文献,该类疾病多为个例报道。本文总结分析了 138例PSGT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以提高对该类少见疾病的认识,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与参考。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5月至2021年12月期间经病理诊断的PSGT,共138例,其中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79例、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47 例、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PA)4 例、肌上皮癌(myoepithelial carcinoma,MC)4 例、腺泡细胞癌(Acinic Cell Carcinoma,AciCC)2 例、玻璃样变透明细胞癌(hyalinizing clear cell carcinoma,HCCC)1 例,上皮-肌上皮癌(epithelium-myoepithelial carcinoma,EMC)1例。分别行HE染色、EnVision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FISH检测PLAG1、MYB、MAML2、EWSR1等基因重排。观察总结PSGT临床病理特点,随访调查,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数据,并回顾相关文献。结果1.肺腺样囊性癌79例,男38例,女41例,男女比例为1.0:1.1,年龄27-85岁,中位年龄55岁,症状为咳嗽(41/79)、咳痰(25/79)、胸闷(28/79)、呼吸困难(24/79)。吸烟者17例(21.5%),不吸烟者62例(78.5%)。肿瘤位于气管-支气管73例(92.4%),右肺4例(5.1%),双肺2例(2.5%)。CT表现为支气管内软组织密度影,增强扫描多为轻到中度强化(78%)。肿瘤最大径6.0-96.0 mm,平均22.0mm。大体检查肿瘤表面光滑,切面灰白实性,镜下肿瘤细胞小而一致,排列呈筛状、管状、实性结构,间质可见黏液样或嗜酸性透明物质。免疫组化显示CK7、CD117、C-myb、SOX-10表达率为100%,P63 为 98.2%,Calponin为 94.3%,Napsin A为 0%,仅 1 例TTF-1 局灶阳性,Ki-67阳性指数1%-50%。所有患者(79例)均未检测到EGFR、KRAS及BRAF基因突变。治疗方法支气管镜介入治疗22例(31.0%),手术治疗30例(42.3%),化疗14例(19.7%)。60位患者行电话随访,47人存活,13人死亡,第1、3、5年的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2.5%、77.0%及70.0%。2.肺黏液表皮样癌47例,男22例,女25例,男女比例为1.0:1.1,年龄4-81岁,中位年龄46岁,症状为咳嗽(26/47)、咳痰(15/47)、胸闷(11/47)、发热(11/47)。吸烟者13例(27.7%),不吸烟者34例(72.3%)。肿瘤位于气管-支气管29例(61.7%),左肺8例(17.0%),右肺10例(21.3%)。CT表现为肺门处或支气管内团片状软组织影,边界不清,增强扫描多为轻度不均匀强化(45%)。肿瘤最大径5.0-72.0 mm,平均23.0mm。大体检查肿物切面灰白实性,质软到中,可呈胶冻样。镜下由表皮样细胞、黏液分泌细胞、中间型细胞排列成实性、腺样、囊性结构。免疫组化表达上皮标志物,CK7、CK8/18表达率为100%,CK5/6为97.0%,P63为96.7%,P40为82.9%;几乎不表达肌上皮标志物,Calponin表达率为0%;TTF-1、NapsinA表达率分别为15.8%、13.0%;Ki-67阳性指数2%-80%。行FISH检测,80%的病例发生MAML2基因断裂。所有患者(47例)均未检测到EGFR、BRAF、ROSE1等基因突变,4例发生EML4-ALK基因融合。治疗方法肺癌根治术(73.7%)最常见,其次是化疗(21.1%)。39位患者行电话随访,31人存活,8人死亡,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绝大多数(93%)术后存活,2例高级别MEC患者术后5-25个月死亡。第1、2、3年的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6.5%、80.5%、66.4%。3.肺多形性腺瘤4例,男1例,女3例,年龄29-77岁,吸烟者1例,不吸烟者3例。CT表现为气管内结节影或右肺下叶结节状高密度影。肿瘤最大径11.0-28.0mm。大体检查肿瘤表面光滑,边界清楚,切面灰黄质韧。镜下见上皮和肌上皮细胞排列岛状、条索状、管状等多种结构,间质为黏液软骨样基质,细胞形态温和,核分裂像罕见。免疫组化表达上皮和肌上皮标志物。1例行FISH检测发生PLAG1基因断裂。治疗方法支气管镜治疗3例,右肺癌根治术1例。4人均存活,总生存期11—80个月,平均生存期45个月。4.肺肌上皮癌4例,男女各2例,年龄30-56岁,均无呼吸道症状及吸烟史,肿瘤位于支气管1例,左肺1例,右肺1例,双肺1例。肿瘤最大径20.0-64.0mm。大体检查肿瘤切面灰黄质中,界限欠清。镜下见肌上皮细胞排列成片状、梁状结构,缺乏导管样结构,细胞呈胖梭形、多边形,胞浆嗜酸或透亮,核空泡状,核仁明显,核分裂像常见。免疫组化表达细胞角蛋白(CK)和肌上皮标志物(S-100、Calponin、CD10)。3例行FISH检测未发现EWSR1基因断裂。治疗方法肺癌根治术2例,肺叶楔形切除术1例,化疗1例。4人均存活,总生存期6-40个月,平均生存期25个月。5.肺腺泡细胞癌2例,男女各1例,年龄40-41岁,均无吸烟史,CT表现为气管内软组织密度影。肿瘤最大径10.0-50.0mm。大体检查气管内见结节状隆起,表面灰红光滑,切面灰黄质软。镜下见细胞实性片状分布,向浆液性腺泡细胞分化,胞质丰富弱嗜碱性,细颗粒状,核小而深染,核分裂像罕见。免疫组化表达CK、EMA、CK7及AAT,不表达DOG-1、TTF-1和肌上皮标志物。1位患者行气管肿瘤切除术,确诊至今存活19个月。1位患者因全身多发转移,未行手术治疗,电话随访患者死亡。6.肺玻璃样变透明细胞癌1例,女性,33岁,胸闷半年,无吸烟史。CT表现为气管内半月形软组织影。肿瘤最大径20.0mm。镜下见肿瘤细胞排列成巢状、梁状结构,其间为黏液样变、玻璃样变的胶原纤维间隔,细胞形态一致,胞质丰富嗜酸性或透亮,核卵圆形,核仁不明显,核分裂像罕见。免疫组化表达上皮标志物,不表达肌上皮标志物。FISH检测出EWSR1-ATF1融合基因。患者行气管肿瘤切除术,确诊至今生存60个月。7.肺上皮-肌上皮癌1例,女性,34岁,咳嗽1年,无吸烟史。CT表现为气管下段类圆形肿块影,肿瘤最大径17.0mm。镜下见双层管状结构,内层为胞质嗜酸性的上皮细胞,外层为胞质丰富透明的肌上皮细胞,细胞异型性小,核分裂像少见。免疫组化表达上皮和肌上皮标志物。患者预后良好,确诊至今生存75个月。结论1.肺原发涎腺型肿瘤患者相对年轻,多为低度恶性,良性罕见,预后较好。2.位于肺的气管-支气管内肿瘤,诊断要注意重点排除涎腺源性肿瘤。3.肺原发的AciCC可能不表达DOG-1,而涎腺原发的AciCC稳定表达DOG-1,DOG-1可能成为鉴别肺原发与转移AciCC的指标,未来需要纳入更多的病例研究。4.肺涎腺源性肿瘤偶可表达TTF1,应仔细寻找诊断依据,结合其它免疫组化结果及分子检测结果综合诊断,避免误诊。5.部分类型的肺涎腺源性肿瘤可能具有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结果的交叉,分子检测有助于正确诊断。
其他文献
前言急性敌草快中毒发病率逐渐增高,与百草枯一样无特效解毒剂,且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在对急性敌草快中毒患者的临床诊治中发现,患者在急性期即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其死亡率也较未出现者明显增高。因此,敌草快诱发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成为影响患者临床结局和预后的关键因素。同时,糖皮质激素在急性敌草快中毒患者的治疗中被广泛使用。然而,在早期积极洗胃、导泻及血液净化治疗基础上,糖皮质激素在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中的应
学位
背景最新全球癌症数据显示乳腺癌发病率已跃居第一位,中国乳腺癌发病率位居第四位。随着更多检测手段的运用及乳腺癌筛查的广泛开展,微浸润性乳腺癌(microinvasive breast cancer,MIBC)的发病率也明显上升。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是乳腺癌明确的预后指标和药物治疗效果的预测指标。针对该靶点
学位
随着高能量交通事故发生率的增高,股骨头骨折发生率也随之增高。现阶段随着对股骨头骨折损伤机制、手术入路的研究不断深入,使手术治疗水平不断提高,鉴于早期关节置换面临假体松动、多次翻修等问题,具备手术指征的患者多强调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恢复髋关节的解剖和功能。但股骨头骨折病例分散、单中心样本数量较少,手术入路复杂多样、不同术者之间异质性较大,增加了股骨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临床疗效相关研究的难度,骨不连、
学位
目的:通过总结延髓梗死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评估特征、分析其吞咽功能康复治疗预后相关影响因素,为延髓梗死吞咽障碍患者精准的临床及康复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获得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学研究与学术评价伦理委员会实验研究伦理账号的前提下,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延髓梗死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电子病历资料。统计并分析纳入本研究的延髓梗死吞咽障碍吞
学位
背景和目的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放疗和化疗后往往会出现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其中,口腔黏膜炎(oralmucositis,OM)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OM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疼痛、营养不良和感染等。严重者可导致治疗中断,影响病情的控制,加速疾病进展。迄今,己批准的几种药物(帕利夫明、苄达明等)仅可以轻微缓解严重的OM症状,且临床应用条件局限,达不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目前,放化疗所致的OM仍是临床上
学位
研究背景和目的脓毒症是指机体对严重感染反应失衡而引起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是目前全球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脓毒症的发病机制错综复杂,主要涉及到机体炎症反应失衡、免疫功能失调、凝血与抗凝机制紊乱、神经-内分泌网络异常、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线粒体损伤、内质网应激以及自噬等病理生理过程。基于对炎症反应以及免疫失衡等机制的进一步研究,目前
学位
背景与目的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当治疗不及时会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导致全身炎症,甚至多器官衰竭。文献报道炎症反应以及氧化应激在SAP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SAP的相关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逆转SAP的发展。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Thioredoxin int
学位
背景和目的EB病毒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EBV-positive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EBV+DLBCL)是一种 EB 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阳性的克隆性B细胞增殖性肿瘤,起源于EBV介导的转化的成熟B细胞,患者通常缺乏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史。EBV+DLBCL,NOS好发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也可见于年轻患者,男性多见,男:女约
学位
背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起初的症状是发热、乏力、干咳,部分患者会出现嗅觉、味觉的减弱和丧失,严重可导致呼吸困难、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甚至死亡。COVID-19不仅对人体造成躯体上的不适,而且会导致群体焦虑、恐惧等社会心理问题,对人类产生巨大的社会压力。因而世界各国在新冠疫情期间采取封闭城市,限制交通出行
学位
背景和目的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是一种恶性间叶源性肿瘤,是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的软组织肿瘤,胚胎性横纹肌肉瘤(embryonal rhabdomyosarcoma,ERMS)为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采用基于危险度分层的多学科治疗,对于早期的患者,采取积极的治疗方法,预后尚可。但大多数患者因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即使进行积极的治疗,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