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由多种原因,多种病理类型组成的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疾病,青壮年及儿童发病率较高。其临床特点是长期持续性尿异常,如蛋白尿及/或血尿,慢性进行性肾功能损害,可有高血压及/或水肿,最终发生固缩肾及终末期肾衰竭。慢性肾炎由于病程长,病因不清,与急性肾炎无肯定关系(大约只有10%左右有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炎史);绝大多数慢性肾炎是其他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直接迁延发展的结果,从而导致病程慢性化而肾单位不停顿地破坏。慢性肾炎的发病机理目前已知的是①原由疾病的免疫炎症持续进行活动。②肾实质性高血压引起肾小动脉硬化。③肾小球血流动力学介导的肾小球硬化症。而导致肾小球的增生性、硬化性和膜性肾病。随着病程的进展,各原发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学改变特点逐渐消失,代之以程度不等的肾小球硬化伴球囊缺血性改变及小血管硬化,相应肾单位萎缩,间质灶状纤维化。中医认为慢性肾炎病程长,病机复杂,正虚邪实是其主要病理基础,古有“久病入络”,“久病必瘀”之理论,主要病理改变是肺脾肾三脏俱损,阴阳气血失调,水液内停,气血郁而不行则成瘀,因湿致瘀,湿瘀互结。现代病理研究慢性肾炎主要是肾小球血流量减少,缺血,基底膜增厚、变性等,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这与祖国医学“瘀血”,“血行不畅”相吻合。在临床上,常用抗凝药有肝素和华法林,前者副作用较少且易于监测;若血管内已形成血块,则常采用尿激酶、链激酶和纤溶酶等溶栓剂,由于上述药物或多或少的存在副作用,且药物计量很难控制。因此,中药有效<WP=39>成分提取物治疗CGN的血液高凝状态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丹参注射液、葛根注射液、灯盏花素等都是临床上用以改善CGN高凝状态的常用药物。银杏叶片是中药银杏叶的提取物,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液粘滞度。但迄今为止经光盘文献检索,国内、外仅有少数几篇文章介绍银杏叶应用于肾炎,并且均不系统。本课题旨在观察银杏叶片对CGN在血液流变学、血脂、肾功能方面的影响,并探讨该药治疗CGN的血液高凝状态的作用机理。本实验分为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两方面。在临床方面,选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中医科、肾风湿科住院病人54例,其中男 例,女 例,年龄18—59岁,平均年龄 岁,按照随机抽签分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肾脏病专业组1992年6月安徽太平会议拟定的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标准,均给予对症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同时每天用银杏叶片38.4mg,每日3次,连续治疗21天,在治疗期间不用其他抗凝药物及抑制血小板聚集药。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BHV、BLV、ESR、PV)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蛋白尿、肾功能(BUN、CRE)及血脂(CHO、TG)的变化。在动物实验方面,将48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分为空白组(Ⅰ组)、造模组(Ⅱ组)、雷公藤治疗组(Ⅲ组)、银杏叶片低剂量治疗组(Ⅳ组)、银杏叶片中剂量治疗组(Ⅴ组)、银杏叶片高剂量治疗组(Ⅵ组),每组8只,按照Border方法复制C-BSA大鼠慢性肾炎模型,造模成功后,依照动物计量换算公式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组每只每天按20mg/kg的雷公藤多苷片,银杏叶片组给予高(5.2mg/kg)、中(10.4 mg/kg)、低(20.8 mg/kg)剂量的银杏叶片,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予等容量20mL/kg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21天。于实验20天各组大鼠取24小时尿做尿蛋白定量检查,之后将全部大鼠处死,腹主动脉取血,取肾脏进行病理学检查。所取血液进行血液流变学(BHV、BLV、PV)、血<WP=40>小板聚集实验(ADP)、肾功能(同上)和血脂(CHO)检测,并比较各组指标变化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结果表明:(1)银杏叶可改善CGN的血液高凝状态,无论是临床研究还是动物实验,经银杏叶片治疗后患者(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在BHV、BLV、PV、ADP均显著下降,经统计学处理 P<0.01,P<0.05 ,有显著性差异。(2)银杏叶片可降低CGN的蛋白尿,且银杏叶合并常规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临床观察显示治疗组经银杏叶片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降低,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和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统计学处理P<0.05。动物实验研究进一步表明,银杏叶与造模组比较24h尿蛋白定量降低,有显著性差异 P<0.05 与雷公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银杏叶片可降低血脂。(4)临床观察银杏叶可改善患者肾功能,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P<0.05;动物实验大鼠肾功能无改变。通过上述实验可以看出银杏叶片不但可以改善CGN患者的血凝状态,而且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蛋白尿,降低血脂,改善肾功能。 银杏树(Ginkgo bilobal)又称白果树,属落叶乔木,70.%分布在我国。银杏叶片是中药银杏叶的提取物,杏叶提取物(extract of Ginkgo biloba,EGB)的主要成分可分两大类:黄酮类和萜内酯类,黄酮类有效成分为黄酮甙,主要是山奈酚和槲皮素的葡萄糖鼠李糖甙。萜内酯化合物可再分为银杏内酯(Ginkgolinde)和白果内酯(bilobalid)。各类文献对EGB的药理研究证明,EGB可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血液流变学使红细胞聚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