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归纳分析三种分型的Modic改变在腰痛患者中的分布特点,分析影响ModicⅡ型改变发生的一般因素。(2)对比观察Modic改变组与无Modic改变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口服消髓化核汤保守治疗后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症状,对两组患者影像学改善程度及临床症状改善程度进行研究,总结其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探讨Modic改变是否为消髓化核汤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不利因素。方法:(1)选取2020年3月1日至2021年2月19日于苏州市中医医院就诊拍摄MRI图像且表现出腰椎Modic改变的患者共计324人,分别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Modic改变节段、病变节段是否伴有突出,归纳不同分型Modic改变在腰痛患者中的分布情况;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分析方法采用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年龄、性别、Modic改变节段、病变节段是否伴有突出与Modic Ⅱ型的发生的关系。(2)以2019年01月-2019年12月期间苏州市中医医院骨伤科门诊治疗的MRI表现为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MRI表现有无Modic改变分为Modic改变组与非Modic改变组,Modic改变组二级分类为Modic Ⅰ型组与ModicⅡ型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口服消髓化核汤保守治疗。通过随访对比消髓化核汤对两组患者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评价指标为核磁共振矢状位上突出物体积、JOA评分、ODI评分。结果:(1)Modic所有分型中Modic Ⅱ发病率最高,好发于L4/L5、L5/S1节段。(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X1),是否伴有突出(X4)与ModicⅡ型改变发生与否关系显著(P<0.05);性别与节段与Modic Ⅱ型改变发生与否关系不显著(P>0.05)。得出回归方程为:Y=-0.487-0.027X1+0.963X4(Y 为发生 ModicⅡ 型改变)。(3)对Modic改变组与无Modic改变组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JOA评分改善率、ODI评分改善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口服消髓化核汤保守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症状改善相当。(4)治疗后1月Modic改变组JOA评分、ODI评分均高于无Modic改变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3月内无Modic改变组JOA评分高于Modic改变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JOA评分、ODI评分不同时间观测点总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两组患者之间JOA评分、ODI评分不同时间观测点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口服消髓化核汤保守治疗6个月两组患者下腰痛临床症状都有显著改善,Modic改变组治疗一个月内症状改善最为明显且优于无Modic改变组,无Modic改变组治疗3个月内症状改善最为明显且优于Modic改变组。(5)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突出物体积改善率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这说明无Modic改变组口服消髓化核汤6个月突出物体积改善率要优于Modic改变组。无Modic改变组发生重吸收人数多于Modic改变组,经卡方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经消髓化核汤干预后无Modic改变组的有效重吸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Modic组。(6)将两组患者突出物体积改善率与JOA评分改善率、ODI评分改善率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Modic改变组ODI评分改善率与突出物体积改善率之间,|r|=0.488,P<0.05,存在正向中等相关;JOA评分改善率与突出物体积改善率之间|r|=0.306,P>0.05,不存在明显相关性。无Modic改变组ODI评分改善率、JOA评分改善率与突出物体积改善率之间,|r|=0.639/0.660,P<0.05,无Modic改变组突出物体积改善率与与JOA评分改善率、ODI评分改善率之间存在正向强相关。(7)Modic Ⅰ型与Modic Ⅱ型患者治疗前突出物体积及突出物体积改善率经Mann-Whitney检验,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消髓化核汤干预后,ModicⅠ型与Modic Ⅱ型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重吸收率相当,Modic不同分型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重吸收并无影响。结论:(1)Modic所有分型中ModicⅡ型发生率最高。易发于L4/L5、L5/S1节段。腰椎间盘突出与Modic Ⅱ型改变发生之间的相关性最强。(2)消髓化核汤对伴有Modic改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有临床疗效。(3)Modic改变是消髓化核汤促进重吸收发生的不利因素。(4)Modic Ⅰ型改变与Modic Ⅱ型改变对重吸收的影响并无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