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分别将西藏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燕麦(Avena sativa L.)秸秆和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和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以不同比例混合青贮,探索其混合青贮饲料的最佳比例及添加酶制剂(cornzyme, E)、糖蜜(molasses, M)和乳酸菌制剂(lactobacillus, F)对其发酵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主要通过以下三部分内容试验,对西藏农作物秸秆与苇状羊茅、多年生黑麦草混合青贮合理利用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依据。1.小麦、燕麦秸秆与苇状羊茅和多年生黑麦草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研究将小麦、燕麦秸秆与苇状羊茅分别以100:0(对照,80:20(WT20、OT20)、60:40(WT40、OT40)和40:60(WT60、OT60)的比例混合,燕麦秸秆与多年生黑麦草分别以100:0(对照),85:15(OP15)、65:35(OP35)和45:55(OP55)的比例混合,分别在青贮后的第7,24,45和60天打开青贮罐,每个处理各个时间点3个重复。结果表明,经过60天青贮发酵,相较于两种秸秆单独青贮相比,与苇状羊茅混贮显著提高了乳酸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降低了pH值。燕麦秸秆与多年生黑麦草混合青贮提高了乳酸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pH值有所下降。随着多年生黑麦草比例的增加,其氨态氮/总氮呈逐渐下降趋势。各组的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均低于对照。综合考虑,WT60. OT60和OP55混贮组青贮发酵品质均优于各自相对应的秸秆单独青贮组,表明混合青贮能改善秸秆的发酵品质,但从各组乳酸含量、pH值和氨态氮/总氮等指标来看,各组均未达到优质青贮饲料的要求。因此,本试验需在本结果基础上,进一步改善混合青贮发酵品质。2.添加酶和乳酸菌制剂对小麦、燕麦秸秆与苇状羊茅和多年生黑麦草混合青贮的影响本试验在比例筛选研究的基础上,将小麦、燕麦秸秆与苇状羊茅以40:60比例混合,燕麦秸秆与多年生黑麦草以45:55比例混合,添加酶制剂(E,2.5ml kg-1FW)、乳酸菌制剂(F,2g kg-1)和酶制剂+乳酸菌制剂(E,2.5ml kg-1FW+F,2g kg-1)。分别在青贮后的第7,24,45和60天打开青贮罐,观察青贮发酵动态变化。结果显示,在整个青贮发酵过程中,添加E、F后各处理组pH均低于对照,乳酸显著高于对照(P<0.05),并在青贮第24天以后发酵趋于稳定。添加EF组合添加剂后的燕麦秸秆混合青贮中,乳酸含量均低于或显著低于E。添加E和EF组的乙酸含量均高于对照,各处理组的挥发性脂肪酸均高于对照。综合考虑,单独添加乳酸菌制剂组青贮发酵品质优于单独酶制剂添加组和酶+乳酸菌制剂组合添加组。3.添加糖蜜和乳酸菌制剂对小麦、燕麦秸秆与苇状羊茅和多年生黑麦草混合青贮的影响本试验在比例筛选研究的基础上,将小麦、燕麦秸秆与苇状羊茅以40:60比例混合,燕麦秸秆与多年生黑麦草以45:55比例混合,添加糖蜜(M,4%)、糖蜜+乳酸菌制剂(MF,4%糖蜜+2g kg-1乳酸菌制剂)。分别在青贮后的第7,24,45和60天打开青贮罐,观察青贮发酵动态变化。结果显示,经过60天青贮发酵后,添加M和MF添加剂均加快了青贮的前期发酵速度,在青贮第24天发酵趋于稳定。各处理组的乳酸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H值均低于4.2,各处理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各处理组乙酸均高于对照组。OTM的氨态氮/总氮(42.25~2.23)显著高于对照(36.97)(P<0.05),但WTM和OPM组的氨态氮/总氮均显著或不显著的低于对照组。MF相较其他组均降低了其pH和氨态氮/总氮,相应的提高了乳酸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添加MF有效地抑制了青贮饲料中蛋白质降解。乳酸菌制剂和糖蜜和乳酸菌制剂对促进青贮发酵有叠加效应。综合评定,糖蜜和乳酸菌制剂组合添加对农作物秸秆和栽培牧草混合青贮的青贮发酵品质的改善效果优于糖蜜单独添加和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