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尔贝托·莫拉维亚(Alberto Moravia,1907-1990)是意大利20世纪著名作家。选题通过对《冷漠的人》、《罗马女人》、《鄙视》和《同流者》四部长篇小说的研究,探讨其中蕴含的“罪与罚”主题,挖掘人性中的恶、人物的“罪与罚”和异化带来的悲剧等思想内涵。
本文的主体部分共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阿尔贝托·莫拉维亚的四部长篇小说概况及其作品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二章,主要是对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罪与罚”和莫拉维亚四部小说中的“罪与罚”概念和范围进行限定,陀氏与莫氏对“罪与罚”的关注点有所不同。第三章,首先,分析莫拉维亚笔下人物人性中的“罪”,它们具体呈现为纵容、恶念、背叛、冷漠和虚伪等;其次,讨论“罪人”的双重世界,从对话与潜对话、白日梦两个角度研究“罪人”的特殊心理世界;最后,从荒诞的家庭关系、非理性的生存状态、社会变革的时代背景及人文主义传统的衰落等方面,分析莫拉维亚四部小说中人物“罪”的成因及本质。第四章,分析主人公们受到的惩罚及异化带来的悲剧。本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莫拉维亚小说中的“罪人”承受着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惩罚,即病态的身体和精神上的折磨;二是异化带来的悲剧,小说中的人物即便受到惩罚,也无法摆脱已经深入骨髓的异化,最终以悲剧收尾。第五章,主要从荒诞的存在境遇、双重人格与“罪与罚”主题等三个方面分析比较陀氏与莫氏作品中的共同审美元素,探寻两位作家间的有机联系。
上述莫拉维亚四部小说中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无不具有虚伪与冷漠的精神特质。这种消极、负面的精神特质,无疑是特定历史语境下人的异化的表现。这种异化现象又强化了人性中固有的矛盾,使人们不断陷入极度绝望和荒谬的境地,麻木地顺从社会流俗。莫拉维亚以悲剧的巨大力量凸显了人存在的价值和自我的矛盾,试图向人们发问,如何才能摆脱庸俗不堪、罪恶丛生的社会环境,构建真诚、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此外,莫拉维亚小说中隐含着救赎主题,希望人们重新确立积极的生活信念,实现人的自我价值。
本文的主体部分共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阿尔贝托·莫拉维亚的四部长篇小说概况及其作品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二章,主要是对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罪与罚”和莫拉维亚四部小说中的“罪与罚”概念和范围进行限定,陀氏与莫氏对“罪与罚”的关注点有所不同。第三章,首先,分析莫拉维亚笔下人物人性中的“罪”,它们具体呈现为纵容、恶念、背叛、冷漠和虚伪等;其次,讨论“罪人”的双重世界,从对话与潜对话、白日梦两个角度研究“罪人”的特殊心理世界;最后,从荒诞的家庭关系、非理性的生存状态、社会变革的时代背景及人文主义传统的衰落等方面,分析莫拉维亚四部小说中人物“罪”的成因及本质。第四章,分析主人公们受到的惩罚及异化带来的悲剧。本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莫拉维亚小说中的“罪人”承受着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惩罚,即病态的身体和精神上的折磨;二是异化带来的悲剧,小说中的人物即便受到惩罚,也无法摆脱已经深入骨髓的异化,最终以悲剧收尾。第五章,主要从荒诞的存在境遇、双重人格与“罪与罚”主题等三个方面分析比较陀氏与莫氏作品中的共同审美元素,探寻两位作家间的有机联系。
上述莫拉维亚四部小说中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无不具有虚伪与冷漠的精神特质。这种消极、负面的精神特质,无疑是特定历史语境下人的异化的表现。这种异化现象又强化了人性中固有的矛盾,使人们不断陷入极度绝望和荒谬的境地,麻木地顺从社会流俗。莫拉维亚以悲剧的巨大力量凸显了人存在的价值和自我的矛盾,试图向人们发问,如何才能摆脱庸俗不堪、罪恶丛生的社会环境,构建真诚、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此外,莫拉维亚小说中隐含着救赎主题,希望人们重新确立积极的生活信念,实现人的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