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风景游憩林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leo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景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目的是描述森林景观的现状,将森林景观质量以指标的形式,定性或定量的表示出来。研究建立风景游憩林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理论上可以统一风景游憩林的评价标准,实践上可以为风景游憩林经营管理提供依据,使其朝着既好看,又有良好的游憩功能的林分发展。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以森林生态学、森林培育学、森林美学及心理物理学为理论指导,从树种选择、单树景观、林内景观、林外景观四个尺度建立了风景游憩林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今后风景游憩林的构建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2)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到了指标体系各指标的权重,得出指标对风景游憩林的质量影响力的大小,从而为风景游憩林的营建、改造提供了依据。①在树种选择方面,风景游憩林营建改造选择的树种具有观赏性是第一位的,选择那些具有良好的观赏性,特别是观花型树种;高大的乔木、灌木、多年生草本是人们较喜欢的生活型;为了增加风景游憩林的吸引力,可以适当引进外来种,但要注意可能造成生物入侵的危险。②在风景游憩林的抚育采伐时,应保留树冠圆满发育良好、树干通直、树皮光滑或有色泽的树木,伐去那些枯枝严重、树冠与邻树重叠、树干表面粗糙因病虫害引起树皮颜色异常的立木。另外对风景游憩林而言,为了增加林分的多样性和美化作用,应该保留一些形态奇特的树木(偏冠木、多杈木、弯曲木)。③林内景观关注度排名为空间结构﹥水平通视程度﹥树种组成﹥林分的密度﹥林下景观﹥树干显示度。人们对林内景观的喜好因素有:喜欢透光的林子;乔木规则或随机排列,不太喜欢乔木聚集的排列方式;多层次的垂直结构;具有较好的水平可通视距离;混交林,更喜欢行状或带状的针阔均匀混交林;密度适中;林下景观灌草统一度好;林子内有较少的枯树倒木及几乎没有枯枝落叶;有大树,树干显示度好。④林外风景受关注排名为景观斑块﹥季相变化﹥树冠层次﹥树冠质地。人们对林外景观的喜好因素有:斑块色彩丰富;斑块可辨度好,明显可辨;斑形形状与地形一致;斑块具有良好的连接性;林子有季相变化;具有高低错落层次的树冠层次;混合性质的树冠质地。
其他文献
<正>出嫁是喜事,哭嫁是风俗。哭嫁,作为鄂西土家族的一种婚嫁习俗,广泛流行。迎婚之期,本是青年男女朝思暮盼的吉日良辰,婚嫁必张灯结彩,弦歌达旦。然而,土家族姑娘在出嫁前,
油田开发规划方法的应用,达到了油田开发的效果。一般采用油田开发规划的模型,通过对总成本最低的模型、产量最大以及利润最大、多目标模型的研究,实施逐年规划的方法和二层
先秦时期博学之士多任巫史之职,以《山海经》为代表的博物杂记类小说自诞生便与巫史文化有着密切联系。魏晋南北朝既是小说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史学高度发展的重要时期
<正>曾参与写作《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南方周末》1999年新年献词)的知名媒体人沈颢涉嫌敲诈被查,令许多人唏嘘感叹。对此有些网友包括一些媒体人、前媒体人流露
作为公司法的一项重要内容,股东代表诉讼在国外产生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它在中小股东维权方面已然成为常规的公司法律制度,是公司治理的必要组成部分。日本在上世纪50年代正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各类经济类犯罪案件也日益增多,尤其是知识产权领域的犯罪率逐年递增,这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有序运行。因此,本文专门针对
人是生产过程中最活跃、最根本的要素,中国自然资源贫乏而人力资源丰富,人力资源开发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着重论述了在创新型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
优化问题涉及范围广,许多领域都存在大量形式多样的优化问题,解决优化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优化问题是指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求出使目标函数最优化的变量组合问题。传统
世界经济发展进程加快,信息化、全球化、多极化发展的大趋势十分明显,而信息化被称为推动现代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和现代社会发展的均衡器。信息化与全球化,推动着全球产业分工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直接创造社会财富的基础,现实的竞争压力迫使越来越多的制造型企业将一些原本由企业自己来实施的物流活动,采取物流外包的战略,交给专业的第三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