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景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目的是描述森林景观的现状,将森林景观质量以指标的形式,定性或定量的表示出来。研究建立风景游憩林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理论上可以统一风景游憩林的评价标准,实践上可以为风景游憩林经营管理提供依据,使其朝着既好看,又有良好的游憩功能的林分发展。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以森林生态学、森林培育学、森林美学及心理物理学为理论指导,从树种选择、单树景观、林内景观、林外景观四个尺度建立了风景游憩林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今后风景游憩林的构建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2)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到了指标体系各指标的权重,得出指标对风景游憩林的质量影响力的大小,从而为风景游憩林的营建、改造提供了依据。①在树种选择方面,风景游憩林营建改造选择的树种具有观赏性是第一位的,选择那些具有良好的观赏性,特别是观花型树种;高大的乔木、灌木、多年生草本是人们较喜欢的生活型;为了增加风景游憩林的吸引力,可以适当引进外来种,但要注意可能造成生物入侵的危险。②在风景游憩林的抚育采伐时,应保留树冠圆满发育良好、树干通直、树皮光滑或有色泽的树木,伐去那些枯枝严重、树冠与邻树重叠、树干表面粗糙因病虫害引起树皮颜色异常的立木。另外对风景游憩林而言,为了增加林分的多样性和美化作用,应该保留一些形态奇特的树木(偏冠木、多杈木、弯曲木)。③林内景观关注度排名为空间结构﹥水平通视程度﹥树种组成﹥林分的密度﹥林下景观﹥树干显示度。人们对林内景观的喜好因素有:喜欢透光的林子;乔木规则或随机排列,不太喜欢乔木聚集的排列方式;多层次的垂直结构;具有较好的水平可通视距离;混交林,更喜欢行状或带状的针阔均匀混交林;密度适中;林下景观灌草统一度好;林子内有较少的枯树倒木及几乎没有枯枝落叶;有大树,树干显示度好。④林外风景受关注排名为景观斑块﹥季相变化﹥树冠层次﹥树冠质地。人们对林外景观的喜好因素有:斑块色彩丰富;斑块可辨度好,明显可辨;斑形形状与地形一致;斑块具有良好的连接性;林子有季相变化;具有高低错落层次的树冠层次;混合性质的树冠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