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本身就包含着地点、密度和距离等空间因素,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对空间经济问题展开分析。在马克思的方法论中,空间原本就是生产力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更进一步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了人类在一定空间上展开的生产活动反过来又重新塑造了空间结构,空间不仅仅是生产的空间,而生产活动也反过来改造空间、生产空间。马克思从单个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与生产规模扩大问题出发,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内在地要求集中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了生产剩余价值而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力,发展了工场内部分工,为机器的出现和使用创造条件。机器大工业的出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由于关联效应的缘故单个资本的生产规模扩大会产生空间引力作用,经济活动趋向聚集,从此人类社会进入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中。单个资本的工场内部分工和机器生产促进了社会分工的发展。社会分工在同一部门内部表现为产业内分工;在不同部门之间表现为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和产业间分工使得生产呈现出专业化和多样性的特征,不同资本生产之间有着相互关联,分为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资本之间生产上的这种关联效应促进了资本在空间上的聚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现实关系中,资本家将剩余价值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从而剩余价值率也就转化为利润率,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目的就转化为资本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而展开的资本之间的竞争。这一过程表现为等量资本为了获得等量利润而不断地在部门之间流动实现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而不同的生产部门总是位于不同的地理空间上,因而资本流动也表现为资本的空间流动,包括不同地区之间相同部门的资本流动、不同地区之间不同部门之间的资本流动。而流动的方向则取决于利润率的差别,资本总是从利润率较低的地区流向利润率较高的地区。伴随着工场内部分工的发展而出现的劳动力分化,形成了内部劳动力市场和外部劳动力市场,并出现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生产过程分解为不同的操作形成工场内部分工,与此相适应的是劳动力的分化,而机器生产则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过程。劳动力分化为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智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进而劳动力市场也出现相应的分化。不同的生产过程要求与之相匹配的劳动力,从而劳动力在空间上的流动出现分割和等级化现象。专业劳动力市场的共享效应是资本聚集的重要原因。资本流通过程是剩余价值实现和为生产过程重新开始准备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无论是包含剩余价值的产品销售还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购买,都受到运输距离、市场规模等时间和空间方面的限制。资本流通力求超越一切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加快流通时间去消灭流通空间的限制;扩大流通空间去换取流通时间的节约。实现资本流通过程这一时空转化的物质条件是交通运输的发展、社会条件是信用体系的发展。交通运输使得商品、原料和工人等在不同的空间上移动,而信用则是价值的“移动”。交通运输和信用制度是时空压缩机制,它们的发展水平决定了资本流通时间的长短。不同生产地点的交通运输和信用发展情况对资本聚集有着重要影响。马克思将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看作是一般生产力的发展,交通工具、运河、道路等属于劳动资料。交通运输业作为一般生产力的组成部分,马克思将其看作是生产性的,是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的延续,产生的费用是生产性的流通费用。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交通运输部门与其他生产部门一样,在生产过程中,即提供运输服务时,也要消耗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其中不变资本的价值由交通运输业的雇佣工人转移到所运输的商品中,而可变资本所雇佣的工人要创造新价值用于补偿可变资本,并为投资到交通运输领域的资本家提供剩余价值。不同资本的空间运动塑造了不同的经济空间结构。不同资本在追逐利润的过程中表现为空间的聚集和扩散。资本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流动促使地区之间利润率平均化,为获取更多利润,资本不断扩大规模、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结果是平均利润率下降、资本过剩,这导致资本会向外扩散。而资本聚集使得经济中心地区的资本密度增加,级差地租提高,会减少了中心地区资本所获得的利润,同样也促使资本扩散。资本的空间扩散推动了城市的发展。人类社会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以来,城乡分离、城市开始出现,而商业的繁荣则进一步促进了城市分工和工场手工业的诞生。工场手工业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开始,工场手工业分工与社会分工互动发展,使得机器出现,从而开启了工业革命,人类社会进入了工业化的进程。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推动、辩证发展,形成了现代城市体系。资本运动是无止境的,不断地向世界范围扩张,形成世界市场,经济进入全球化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