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交通环境变得复杂,人类生存环境逐渐恶化,为人类提供基础性生产生活资料的土壤自然是首当其冲。土壤承受着人类活动所带来的各种污染,其中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热点。在各种土壤污染中,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全球环保人士关注的热点之一。本研究在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研究、评价基础上,提出只有从总含量和形态学两个方面来综合进行科学分析,才能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和程度做出客观评价。采用总量及形态两种评价方式,一方面能揭示重金属污染的富集状况,还能够反映出重金属迁移转化规律及直接危害性。本研究所涉路段为北京市四环路及朝阳路,四环路设置22个采样截面,朝阳区朝阳路设置10个采样截面,每个截面的道路两侧各取一个样品。采取野外定点连续采样、室内分析测定,依据重金属总量和化学形态分析结果,对样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土壤重金属风险评价及修复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从土壤理化性质、重金属复合污染和外源元素等角度分析了影响重金属的主要污染源,主要研究结果包括:(l)基于土壤重金属总量,确定了北京公路土壤的首要污染物为Cd,主要来源为机动车尾气及轮胎磨损与刹车所产生的粉尘。北京重金属污染主要由道路交通和农业生产共同造成的。主要公路周边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比较严重的,重金属危害不容忽视,应及早着手进行治理。(2)铬Cr、镍Ni、铜Cu、锌Zn、镉Cd、铅Pb这6种元素各形态占形态总和比例顺序:四环路为残渣态>还原态>酸提取态>氧化态>水溶态,朝阳路铅Pb元素各形态所占形态总和比例顺序为氧化态>残渣态>还原态>酸提取态>水溶态,其他五种元素为残渣态>氧化态>酸提取态>还原态>水溶态。(3)同时采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和RAC风险评价法三种评价方法,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进行了系统评价。基于总量的评价方法中,地累积法得到的污染顺序为四环路Cr>Pb>Cd>Ni>Cu>Zn,朝阳路Cd>Ni>Zn>Cu>Cr>Pb,而潜在生态评价法得到的潜在污染顺序为:四环路Cd>Pb>Ni>Cr>Cu>Zn,朝阳路Cd>Ni>Cu>Pb>Cr>Zn;基于形态学的评价方法中,RAC风险评价法得到:生物可利用性顺序大致为:四环路Zn>Cd>Ni>Cu>Pb>Cr,朝阳路Ni>Cd>Zn>Cu>Pb>Cr。由此确定了北京公路土壤的首要污染物为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