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近年来国外研究表明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pneumoniae,Mp)感染可能与儿童急性白血病有关,发酵支原体(Mycoplasmafermentans,Mf)感染可能与肿瘤相关且发酵支原体的慢性感染会影响肿瘤的形成速度。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血液病患者血液中肺炎和发酵支原体的分离培养、鉴定,探讨血液病和支原体感染和血液病的发生、发展相关性,为血液病发生、发展的生物学因素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生物学依据,为血液病的防治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方法:
1.标本来源:
2006年8月至2007年3月在浙江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治的经骨髓MICM(细胞形态学、免疫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确定为血液病,胸片检查心肺X线未见异常患者101例。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3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31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ITP)1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8例,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4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6例,慢性淋巴白血病(CLL)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1例,多发性骨髓瘤(MM)3例,巨幼细胞性贫血(MA)1例以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1例。取血液标本进行支原体的分离培养及其鉴定。对照组65例为本院健康体检职工的血液。
2.血液标本的处理
血液标本采自未经抗生素治疗被研究对象的清晨6时空腹静脉血,不抗凝或抗凝(但不能加肝素抗凝,以免导致PeR假阴性),采血后2h内将标本置于离心机内离心5min(2500r/min),分别抽取上层血清或血浆0.2ml接种于SP4[1]、Uu和Mh液体培养基。取淋巴细胞层置于电镜检查瓶的底部,将电镜液缓缓加于细胞层的上面。置4℃冰箱保存,以备电镜检查[1]。
3.分离培养及其鉴定
取确诊但未经治疗的血液病患者和对照组血清血清接种改良的SP4和Uu和Mh液体培养基。置CO237℃3~7d,发现液体澄清,变黄,为初代培养。每次培养均做培养基对照管,对照管中只有液体培养基未加标本。初代培养物过滤除菌后分别取0.1ml转种支原体固体培养基和普通血平板(排除L型细菌),置CO237℃24~72h,置低倍镜下观察,发现油煎蛋样菌落,证实支原体生长。经生化反应初步判定,菌株置-20℃保存备用。
4.巢式PCR鉴定
取经生化试验初筛的肺炎和发酵支原体菌株分别进行肺炎和发酵支原体PCR检测,确认为检出特异的肺炎和发酵支原体的DNA。
5.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
对所有研究对象和体检对照组的血清标本进行肺炎支原体特异抗体检测。
6.电镜观察
取经PCR确定为肺炎和发酵支原体纯培养物和血液超薄切片,电镜下观察支原体形态。
结果:
1.分离培养结果
101例血液病患者血液标本中有17例分离培养阳性:血液病患者血液标本接种改良SP4支原体液体培养基颜色变黄后,接种支原体固体培养基,低倍镜下可见“油煎蛋样”菌落。经生化反应初筛后,采用PCR进一步验证。
2.PCR结果
取经SP4液体培养阳性,生化初筛培养物,将符合肺炎支原体和发酵支原体生化反应的培养物分别进行肺炎支原体和发酵支原体巢式PCR扩增。101例血液病患者的血液中共计检出肺炎和发酵支原体17例(16.8%),其中9例(8.9%)在535bp区带阳性,与肺炎支原体阳性对照一致,为肺炎支原体;8例(7.9%)在272区带阳性,与发酵支原体阳性对照一致,为发酵支原体。65例对照组未检出肺炎和发酵支原体,组间差异显著(P<0.01)。101例确诊血液病患者的血液中未检出Uu、Mh和Mpe。
3.肺炎支原体抗体结果
从101例白血病患者中共检出Mp-IgG抗体阳性12例(11.8%),阳性率高于M.pneumoniaePCR结果8.9%(9/101),3例Mp-IgG抗体阳性分离培养为阴性。非血液病体检对照组65例均为阴性。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4.电镜观察结果
血液标本的超薄切片和纯培养物在电镜下均可见到支原体颗粒和支原体的形态。
结论:血液病患者血液中肺炎和发酵支原体的检出显著高于非血液病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