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看,无一不是以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汽车产业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我国汽车产业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汽车产量逐年提高,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汽车产品系列和生产布局,汽车行业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行业。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汽车产业必然要面对日趋激烈的经济竞争,包括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面对本国和国外的竞争对手,竞争的结果取决于汽车产业自身的竞争力,汽车产业的竞争力水平将对中国整体经济产生影响。我国汽车产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具有一定基础,并正在快速发展。在新的世纪里,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必将进入汽车普及时期,从而为汽车产业的发展开创广阔的前景,汽车产业将成为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但是,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和矛盾,特别是在世界汽车产业投资越来越国际化以后,还要迎接国际上著名汽车产业集团的市场竞争和挑战。世界经济的不断融合和汽车产业的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使得研究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研究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角度出发,运用竞争力经济学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波特的企业竞争力理论、基于能力的企业竞争力理论以及经济学与管理学中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及评价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论文重点分析研究了在激烈的经济全球化竞争中,在世界汽车跨国公司“6+3”全部进入中国汽车市场的背景下,中国的汽车企业集团、轿车(合资)企业和民营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竞争格局。并建立了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提出了提高中国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导论,主要就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进行了说明,同时就国内外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方法、思路以及相关的研究动态进行了阐述。第二章以波特的关于产业竞争力的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国内学者们提出的衡量方法或建立的指标体系及目前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特征,遵循可比性、全面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等原则,建立了一个多层次的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影响汽车产业竞争力的指标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并综合比较了国际主要汽车产业竞争力状况。从初步评价的结果看,中国汽车产业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在技术研发环节和汽车零部件环节差距更大。同时,在分析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来检验各影响因素对汽车产业竞争力影响作用的大小,并运用因果检验的方法对各因素与产业竞争力之间的因果关系作进一步检验。第三章分析了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不强的成因。本文认为,单从纵向来看,在短短的五十多年里中国汽车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如果与发达国家的汽车产业横向对比,就会发现我国汽车产业尚处在幼年时期,从整体上看仍是一个国际竞争力十分薄弱的产业,主要表现在中国汽车产业的市场结构散、小、乱,产品技术落后,汽车生产企业没有形成规模经济、经营管理落后、劳动生产率及研发能力低下、销售服务体系落后等。加上政府长期以来对汽车产业从关税、配额、投资项目及相关政策等多方面给予了很强的保护,中国汽车产业缺乏市场开发和充分的市场竞争这一极其重要的发展过程。第四章根据对竞争力评价的结果,结合实际情况,阐述了未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演变在新技术、品牌、产业结构、国际化上的策略定位。本文认为,到目前为止,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己七、八年了,在此期间,汽车业界担心的许多问题并未发生。然而,加入WTO对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良好的开局仅仅只是成功的开始。我们对今后的发展趋势必须要有一波三折的心理准备,研究出长远的发展对策。中国汽车产业增强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增强研发能力,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企业规模经济水平,提高市场竞争程度,推进国有汽车企业的体制改革和布局调整,以此促进产业组织调整和企业资产重组,构建创新网络,发挥集群创新优势;积极培养专业人才,实行人才战略;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府决策管理水平。以融入世界汽车产业整合浪潮,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在世界未来汽车发展的关键技术上形成核心竞争力。
本文的结论指出,对于中国而言,在保护期内进行汽车产业政策调整,包括适应性调整及战略性调整;实现产业组织合理化;构建汽车工业技术创新模式及服务环节的优化等,显得重要而迫切。中国的汽车产业只有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中国汽车工业增强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增强研发能力,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企业规模经济水平,提高市场竞争程度,推进国有汽车企业的体制改革和布局调整,以此促进产业组织调整和企业资产重组,以融入世界汽车产业整合浪潮,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在世界未来汽车发展的关键技术上形成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