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农村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对农村教育价值的一种自觉选择。它不仅是农村教育理论层面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直接指向农村教育的实践层面,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从农村教育目的到农村教育结果的整个过程。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民生问题的关注,缩小城乡差距成为我国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农村教育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被格外关注和重视。在当今全球化、社会转型、信息多元化的大背景中,农村教育的出路何在,农村教育的价值取向应该何为,是应当引起我们思考的。一直以来,学术界对我国农村教育的价值取向问题都有所关注,但是存在有一定的分歧和争议。本研究正是尝试性地对我国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重新审视,在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下,我国农村教育的价值取向的应有之义是本研究的-个重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观点如下:绪论部分。论述本研究的对象与目的,研究缘起及意义,研究现状与不足、本文的创新及研究的思路、性质和方法。第一部分论述现在我国农村教育的生存境遇。主要从全球化、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教育一体化三个大的背景出发,剖析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生存境遇。这样的生存境遇,既为我国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厘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使我国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厘定卷入了更复杂的关系之中。第二部分是农村教育价值取向概述,包括教育价值取向及其实现、农村教育及其价值体现、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内容及其意义三个大的部分。这一部分主要是概念的厘定,从教育价值的含义到农村教育价值的含义再到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内涵,层层深入,提出了笔者对我国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基本看法。第三部分是我国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考察。主要分四个时期对我国农村教育的价值取向观进行了考察: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教育价值取向、新中国成立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的农村教育价值取向、改革开放之后到90年代末期的农村教育价值取向、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的农村教育价值取向。通过对我国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梳理发现,我国农村教育的价值取向经历了这样一个发展历程,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以农村社会发展为主的教育价值取向,到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之前,以巩固社会政权为主的农村教育的工具主义价值取向,再到改革开放之后至20世纪90年代末,以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为主的农村教育的工具价值取向兼顾农村教育的个人价值取向,再到今天,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演变过程经历了一个逐渐凸显人的价值的过程。第四部分论述了我国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应有之义。笔者通过在前文背景透视、概念界定、历史梳理及其现实实践调查的基础上,认为厘清我国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应有之义,应该是在对以下几对关系梳理的基础上进行的,城乡关系的演变与农村教育、农村的文化传统与农村教育、农村教育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等。以上关系的梳理,既源自于农村教育的复杂性,又源自于农村教育本身的独特性。笔者认为,以人为本的理念应该是我国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应有之义,具体来说,就是农村教育应该以人的素质的提升为根本的宗旨,应该为农民谋幸福,让农村的每一个学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