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实践与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ck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本理念中充分肯定了数学的社会文化价值,特别是在课程实施建议的教材编写建议中强调了各学段都要注重数学的文化价值,介绍有关的数学背景知识.数学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而不是应付考试,考出高分.数学素养是一笔无形的财富,可以陪伴终生.在高喊素质教育的今天,实际情况却差强人意.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对数学文化的渗透进行研究,希望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感悟数学文化,形成全面的数学素养.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与论述:  一、提出问题研究的背景.(1)新课程理念解读.(2)传统教学的弊端  二、首先总结国内国外学者对数学文化定义的不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笔者的理解.然后论述数学文化的特征和教育价值.最后论及数学文化教学的研究现状和数学文化在国内外教材中的现状,国外的选择了英国和日本,国内选择了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  三、通过对学生和教师在数学文化观方面的调查问卷和访谈结果,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存在原因,以及如何才能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四、以案例的形式重点论述了渗透数学文化的具体途径.  (1)感受数学美.(2)数学史料与数学课程的融合.(3)注重与数学现实的联系.(4)借助数学思想,感悟数学文化.(5)运用诗歌呈现数学问题.  五、为促进数学文化的渗透,我们仍需要在教材、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革新.  尽管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会遇到种种困难,但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坚定这种信念.本文的研究重在让老师们从传统的观念中走出来,并从具体案例中得到启发和反思,在将来的实际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提高学生数学素养,逐步改变中国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
其他文献
随着国家数字化建设的推进,网络课程已经在高校中得到普及,前几年国家大力支持各高校建设精品课程,以提高网络教学的质量。在传统网络教学平台中,学习者可以自主的选择所需的学习
将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是传承传统文化重要途径,也是将传统文化推广至世界各地的有效方法。本研究通过文献法、案例分析法和经验总结法,以中学语文教育为例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在数学课堂教学、课外作业、实践活动以及考试中,应当允许学生使用计算器,还应鼓励学生用计算器进行探索规律等活动。《义务教育数
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崇尚和追求成就,而成就感、成就动机、社会经济地位都是与成就、成功密切相关的重要因素。在经济社会转型变革的现实背景下,研究中国成人的成就感具有重要的理
一般而言,语文教材是由选文系统、知识系统、助学系统和练习系统构成的,而练习系统则最能体现教育理念的变革和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如果说选文系统只是将课程内容展现出来,那
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是20世纪英国著名的大数学家、教育家、过程哲学的创始人。教育节奏思想是他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于其过程哲学衍生出来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然而把怀特海的教育节奏思想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研究并不多。为了透彻研究怀特海的教育节奏思想,本文分析了与它相关的六个原理,着重阐释怀特海教育节奏思想内涵,并在怀特海的教育节奏思想
学位
学困生存在于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中,严重影响着教育的均衡化发展,甚至带来了不良的社会问题。学困生的教育是保证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至关重要的一环,而学困生问题在数学学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