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早期道教的重要经典,《太平经》蕴涵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对后世道教美学产生过深远影响。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已有学者对之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已初步揭示出它具有丰富的生态美学思想,诸如“天父地母”、“天人合一”等,把自然视为人一样对待的生态美学观点。这明显地传承了道家崇尚自然和热爱生命的主张。因此,对《太平经》的生态美学思想进行研究,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这样可以进一步扩大道教美学研究的领域,可以为构建当代生态美学提供借鉴。同时,作为道教早期经典之一的《太平经》,有它自身的创作特色,无论是语言、行文风格,乃至所运用的文学体裁,都是当时社会文化大背景下的产物。但是,人们对《太平经》在这方面的特色的关注还相当不够,更少从文艺美学方面加以研究。对罕见地反映了下层民众的文学意识的《太平经》作一些探讨,就有可能发掘出它的重要价值,这或许会超乎我们的想象。由于道教的终极目标在于得道成仙,而在此过程中,由于修道的原因,客观上促进了修炼者不断的追求内心的“清虚”、“宁静”,追求自身的人格心胸之美。而《太平经》中充溢着重视生命的美育思想,这是道教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生命美育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这对构建现代美育学会提供一些思想资源。因此,本论文试图探讨《太平经》的生态美学思想、文艺美学思想与美育思想三个方面。全文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太平经》的生态美学思想。追溯《太平经》的生态美学思想的哲学源头在于老庄思想。并对三气、五行、八卦的“道”本体论进行分析,揭示其生态美学思想的内涵、生态美学智慧对后世美学的启迪。第二部分,通过对《太平经》的创作特色的分析研究,来把握其文艺美学思想。文中着重对《太平经》中的七言诗和对《太平经》的整体文学风格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试图为今后在文艺美学方面的研究打开思路。第三部分,则是从美育学的角度,对《太平经》美育思想研究的意义,哲学渊源,以及对人格美的追求等方面,加以具体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