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漫长的历史进程造就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极具审美价值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当今社会中国民族音乐教育的缺失。尽管多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此作出了很多的尝试,但民族音乐教育实际的教学效果收效不大,学生总体对民族音乐的认同感不强。研究者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现有的民族音乐教学缺乏有效的理论支撑,缺乏有效的教学策略。所以在这一社会大背景中,本研究以上教版音乐六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民歌飘香》为例,探讨情境化教学对提高初中汉族民歌教学有效性的可行性办法,以此来研究通过情境化的教学,学生对汉族民歌的认同感和偏好态度是否会有所提升,为中国民族音乐在初中阶段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本研究采取教育行动研究法。研究对象为研究者执教的上海市杨浦区某公办中学六年级四个班级共92位学生。研究工具为研究者根据中国民族音乐学、情境化教学理论、有效教学理论的相关知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的汉族民歌教学音乐教案。研究者于2012年9月——10月,对研究对象进行为期三周的课堂实地教学以及两周的调查测量,并辅以访谈,以此探讨授课后学生在态度偏好、认同感以及音乐成就方面的变化。测量结果以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使用的统计方法包括次数分配和百分比平均数、t检验、配对t检验,并针对学生的访谈结果进行归纳与整理,得出结论。研究结果显示: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创设生活情境、形象情境、学科氛围情境、问题情境、情感情境、评价情境,对于培养学生对汉族民歌的认同感,了解汉族民歌的音乐价值和文化内涵是必要的。所以,在新的世纪中,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进行民族音乐教学是使学生了解、认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