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性街道是居民重要的生活空间,同时也是城市中数量最多的街道类型。然而近年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使生活性街道氛围变得冷漠,追求效率的规划方式使街道空间缺少对人的关怀。行人空间被车辆挤占、沿街建筑过高过密等问题为居民带来不同方面的压力。而目前,已有生活性街道人性化相关研究多以定性研究为主,较少有量化的研究及建议指标,人本理念在街道实际建设中难以落实,生活性街道人本化量化研究势在必行。本文以街道空间感知体验为视角,从人本角度出发,基于街道理论与情绪空间理论相关研究成果,利用客观的居民及行人情绪大数据对生活性街道空间特征与街道空间情绪感知的相关性及影响规律进行研究。研究通过定量定性结合的方法在生活性街道人性化量化研究方面做出尝试,从情绪感知角度为生活性街道人性化设计提出优化建议。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对研究内容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为绪论。该部分对生活性街道现状、当代技术背景以及相关研究现状进行论述,明确了生活性街道情绪感知体验量化研究的意义与可能性,确定了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方法框架。第二部分为理论研究部分。该部分对情绪空间理论以及生活性街道空间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在情绪空间理论方面对情绪产生机制、情绪分类与测度、情绪空间可视化等研究内容进行重点论述;在生活性街道空间相关研究部分从空间形态与情绪感知两个方面进行研究现状梳理,并对已有研究所涵盖的生活性街道空间特征要素进行归纳总结。在第二部分最后,研究基于已有理论研究基础提出并建立本文逐尺度“情绪感知-空间特征”可视化表达研究体系,并按照4种感知维度筛选出23个本文所要研究的街道空间特征要素,为下一部分研究做好理论支持和研究铺垫。第三部分为情绪感知与街道空间特征相关性实证研究部分,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部分。研究通过大数据分析与实态研究结合的方式,从宏观-中观-微观逐尺度对居民和行人情绪数据进行追踪与分析。研究首先对沈阳市居民微博数据进行爬取与情感分析,建立宏观住区情绪地图,对居民情绪宏观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在情绪特征典型区域进行中观尺度实态调研,对居民行人街道感知的细粒度情绪数据进行测度,建立中观街区情绪地图,依据地图筛选情绪特征典型街道。研究最终筛选出8个典型区域46条典型街道作为微观尺度相关性量化研究的对象。研究对典型街道实态调查并进行空间特征数据采集,结合街道情绪特征进行相关性实证分析与单因素二元逻辑回归分析,最终建立6个空间特征可信度较高的回归方程,依据研究成果对生活性街道人性化设计提出优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