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充分认识加强青少年体育的重要性,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抓好本地区教育、卫生工作,本研究以淮安市省级监测点校2640名中小学在校学生为监测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其体质健康状况进行测试以及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比较分析,结论如下:1.近年来我市学生身体形态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但城乡学生间身高、体重存在显著性差异,乡村学生普遍低于城市学生,其身体形态发育不足的问题不容小视;但城市学生超重率和肥胖率明显高于农村学生。2.身体机能指标发育水平,乡村普遍好于城市,城市和乡村肺功能发育呈较明显的年龄变化,农村学生肺活量在低年龄比城市学生低,但到14岁之后就达到或超过城市学生。3.身体素质指标发育水平,速度素质城市普遍好于乡村,而耐力素质乡村占绝对优势;立定跳远和握力成绩乡村女生普遍好于城市女生,城市和乡村的立定跳远成绩呈较明显的年龄阶段变化,握力方面城乡差别不大,肺活量、爆发力、柔韧、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的下降趋势得到了有效的遏制。4.体质健康指标发育水平,各个年组男女生脉搏均值都在健康范围值之内;男女生舒张压、收缩压均值,基本上随年龄增长不断提高,农村学生收缩压、舒张压升高幅度普遍大于城市;各年龄段学生近视率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提高,城市学生平均近视率在各个年龄段也明显高于农村组学生。